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池落泉联句

标题包含
西池落泉联句
东阁听泉落,能令野兴多。 散时犹带沫,淙处即跳波。 偏洗磷磷石,还惊泛泛鹅。 色清尘不染,光白月相和。 喷雪萦松竹,攒珠溅芰荷。 对吟时合响,触树更摇柯。 照圃红分药,侵阶绿浸莎。 日斜车马散,余韵逐鸣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东边的楼阁上聆听泉水落下,能够引发无数的乡野兴致。水流散开时犹如泡沫般起伏,在流淌过石头的地方激起跳跃的水波。它清洗着那光滑的石头,还给游水嬉戏的鹅带来惊喜。 泉水呈现出纯净透明的颜色,不沾染任何尘埃,与明亮的月光相互辉映。它如同雪花般飘洒在青松翠竹之间,又像是珍珠般跳跃在水草荷花之上。 每当我对着泉水吟诗时,都能感受到它的回声与共鸣;碰触到岸边树木时,它激荡出的水花又会使得树叶摇曳生姿。它照耀着园子里的红花绿叶,浸润着台阶上的绿草茵茵。 当夕阳西下,游人散去,泉水的余音仍然伴随着欢歌笑语,一起消失在远方。
去完善
释义
1. 东阁:指东城门的楼阁,这里指诗人与朋友相聚之处。 2. 野兴:野外游玩的兴致。 3. 散时:水流分散的时候。 4. 淙处:水流急促的地方。 5. 磷磷石:指水边铺满的石子。 6. 泛泛鹅:形容水面上游动的鹅群。 7. 色清尘不染:形容泉水清澈见底,不受尘土污染。 8. 光白月相和:形容月光与泉水的反光交相辉映。 9. 喷雪:形容泉水涌出的景象。 10. 萦松竹:泉水绕着松树和竹子流淌。 11. 攒珠:形容泉水溅起的水珠如珍珠般聚集。 12. 溅芰荷:泉水溅起落在荷叶上。 13. 对吟时合响:指诗人在泉旁唱和诗歌的声音与泉水的声音相互应和。 14. 触树更摇柯:指泉水与树木接触,使树枝摇曳生姿。 15. 照圃红分药:泉水映照着园中的红色花朵和草药。 16. 侵阶绿浸莎:泉水沿着台阶缓缓流淌,浸润着绿草丛生的土地。 17. 日斜车马散:太阳即将落山,游客渐渐散去。 18. 余韵逐鸣珂:指泉水的余音伴随着游客离去的马蹄声逐渐消散。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赏泉情怀的佳作。诗歌以“东阁听泉落”开篇,顿时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如诗如画的景致中。接着描述泉水从高处落下、跳跃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动态的美。而后通过写泉水的清澈、洁净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映衬,表现出了其与众不同的特性。诗人还借用了各种形象的比喻,如“喷雪萦松竹”等,来形象地描绘出泉水的不同形态。最后则以“日斜车马散,余韵逐鸣珂”作结,既暗示了时间推移,又表达了诗人留恋不舍的心情,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生动的描写,又有深刻的意境,值得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池落泉联句》是唐代诗人裴度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这一时期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裴度在唐宪宗时期曾任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等职,是一位有政治抱负和文采的官员。他在任职期间积极参与朝廷政务,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然而,由于朝中权力的争斗,裴度曾多次遭贬,人生际遇颇为坎坷。 在《西池落泉联句》中,裴度描绘了西池落泉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也隐含着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治理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