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新四川茶马

标题包含
送新四川茶马
庆元二年春,有诏来自东。 曰东川漕臣,忧国尽变通。 东川十五郡,连年岁不丰。 国计仅以足,民力几穷空。 頼兹经纶手,调护遂奏功。 曰维榷牧司,有言惊圣聪。 咨尔予漕臣,佥言尔惟忠。 往哉其抚事,惟和惟其中。 蜀人闻天书,喜气如春风。 窃思斟酌权,大概不可穷。 在昔元祐间,委付失狂童。 苞苴肆分行,锥刀到心胸。 小苏抗章论,大苏以诗攻。 至今百世下,得失烂如烘。 明公冰霜姿,材业尤雄雄。 剸割一指间,妙用付天工。 鸟兽虽无知,好恶人则同。 觌德自来驯,遇暴辄兴戎。 从兹三边人,稽首不敢凶。 蜀人愿公留,天子将思公。 谓公曰还归,其以来年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度正"的相关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无法提供详细的生平事迹。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庆元二年的春天,朝廷的诏令来自东方。 他们说:“东方的臣子们担忧国家,全力以赴地寻求变通之法。” 东方的十五个郡,多年来收成不好。 国家的经济勉强能维持,民众的生计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全靠这位富有谋略的人,他终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他们说:“负责贸易的部门,有一件新鲜事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所有人都称赞你的忠诚,因此请你去做这件事,只要平和公正就好了。 四川人民听到这个好消息,就像春风吹拂般兴奋不已。 想一想这里面的权衡之道,真是无穷无尽啊。 在过去,曾经有人被错误地委托去处理这些事,结果大肆贪污受贿。 那时苏轼坚决提出了抗议,苏辙也以诗歌抨击。 至今已过了一百年,这些事情仍然显得热闹非凡。 你是一个有着冰霜般的威严的人,才能和胆识都无比出众。 你巧妙地解决问题,让一切回归自然。 动物虽然不懂人事,但他们喜欢和善的人,也会对抗那些粗暴的人。 看到你的德行,他们变得温顺;遇到那些粗暴的人,他们也会发起攻击。 从此以后,西部的人们都会恭恭敬敬,不敢再胡作非为。 四川人民希望你留下,连皇帝都在想念你。 所以你说你要回去,那就是明年的冬天了。
去完善
释义
《送新四川茶马》是一首宋诗,作者为度正。本诗主要描述了宋朝时期四川地区茶马贸易的情况及对时任四川茶马长官的赞颂。以下是逐句的注释: 1. 庆元二年春,有诏来自东:庆元是南宋宁宗的年号,庆元二年即公元1196年。这句表示当年春天,接到了来自朝廷的诏令。 2. 曰东川漕臣,忧国尽变通:东川指的是古代四川地区的东部,漕臣是指主管国家漕运事务的官员。这句话赞扬这位官员为国家和人民着想,不断寻求变革。 3. 东川十五郡,连年岁不丰:四川东部共有十五个郡县,但过去几年粮食产量一直不高。 4. 国计仅以足,民力几穷空:这两句表示尽管国家的经济勉强维持,但民众的生活已经相当困苦。 5. 頼兹经纶手,调护遂奏功:经纶手指能干的政府官员,这句表示依赖这些能干的官员来调理照顾民众,最终取得成效。 6. 曰维榷牧司,有言惊圣聪:榷牧司是古代负责茶叶和马匹交易的政府部门。这句表示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个建议,引起了皇帝的重视。 7. 咨尔予漕臣,佥言尔惟忠: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位漕臣的高度评价,认为他非常忠诚于国家和人民。 8. 往哉其抚事,惟和惟其中:去四川上任的官员应安抚百姓,办事要兼顾公平与和谐。 9. 蜀人闻天书,喜气如春风:蜀人听到皇帝的诏令,如同春风拂面般欣喜。 10. 窃思斟酌权,大概不可穷:仔细思考权衡各种利益关系,其中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1. 在昔元祐间,委付失狂童:这句指出以前元祐年间,由于任命了一些无能的官员,导致茶马事务混乱。 12. 苞苴肆分行,锥刀到心胸:这两句形容当时的官场腐败现象严重,官员们为了私利而争斗不休。 13. 小苏抗章论,大苏以诗攻:这里的“小苏”指的是苏轼,“大苏”指的是苏辙。他们曾上疏皇帝,批评当时的茶马制度弊端。 14. 至今百世下,得失烂如烘:至今已经过去了很多代,当时的情况仍然让人觉得如同烘烤一样鲜明。 15. 明公冰霜姿,材业尤雄雄:这句赞美新任茶马长官具有高洁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 16. 剸割一指间,妙用付天工:处理事情的时候举重若轻,体现了他的高超智慧和巧妙手法。 17. 鸟兽虽无知,好恶人则同:动物虽然没有人类的认知能力,但对善恶的喜爱和厌恶是一样的。 18. 觌德自来驯,遇暴辄兴戎:以德化人的方式能够使人们变得顺从,遇到恶势力则会拿起武器反抗。 19. 从兹三边人,稽首不敢凶:从此,生活在边疆的百姓都会心怀敬畏,不再作恶。 20. 蜀人愿公留,天子将思公:四川的老百姓希望他能留下来,继续领导大家;皇帝也会想念他的贡献。 21. 谓公曰还归,其以来年冬:皇帝告诉这位官员,希望他在明年冬天之前完成使命,回到朝廷。
去完善
赏析
庆元二年春,诗人寄身茶马司,满怀热情为国家忧虑,为民生着想。当东川遭遇连年饥荒、国库拮据、民众困苦之际,诗人寄希望于调济牧民的经纶之手。幸运的是,诗人受到皇帝的赏识,被称为“惟忠”的漕臣。临别之际,诗人告诫新任茶马司官员应保持中庸之道,事事以和谐为主。蜀人在得知皇帝封赏的消息后,仿佛沐浴春风,充满喜悦。诗人深知要治理好四川,权衡利弊是至关重要的。他提醒茶马司官员借鉴元祐年间犯错的例子,不要让苞苴之流横行。在这场战斗中,苏轼兄弟挺身而出,攻击腐败现象。如今已过去百年,但教训仍然刻骨铭心。新任茶马司官员具有冰霜般的品行,英勇无畏。茶马司官员要善用权力,顺应天意。鸟兽尚且知道亲近善人、远离恶人。茶马司官员要以德服人,教化百姓。这样,四川乃至三边的百姓都会心悦诚服,不再闹腾。四川人民殷切期盼着这位漕臣留下,而皇帝也会惦念着他。期望这位贤能之士能迅速恢复四川的繁荣,并在来年冬天再次得到封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新四川茶马》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度正的作品,度正(1167-1246),字正甫,号逢源居士,又号静明先生。本名周龄,以避宋理宗孔僖嫌名,改作周景。他以“道”闻名,与人交往重义气,是一位典型的儒士文人。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当时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政治上,中央政权逐渐衰弱,地方势力逐渐壮大,并且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当时的皇帝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有许多人开始关注政治改革和社会稳定。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度正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和政治活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在《送新四川茶马》一诗中,他通过描绘茶马贸易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期待和对人民的关爱。同时,他也警示统治者要重视茶马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