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伯修省干归省重庆府一首
我昔赴集英,涪陵见尊公。
尊公一世豪,一饮能千钟。
君时年尚少,已有尊公风。
举动如成人,吐语非凡童。
别去已十载,一牋不得通。
忧患催我老,飘流寄西东。
逐食来益昌,执经司学宫。
故人昂昂来,天涯复相逢。
怜我久憔悴,访我寂寞中。
相从不知极,春去秋复冬。
慈亲促归辀,归步留无从。
入则孝与悌,出则信与忠。
君看语孟篇,问学何终穷。
寸阴如隙驹,大道如冥鸿。
重来定何时,愿言加新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曾参加英集活动,在涪陵见到了你的父亲。
你的父亲一生豪情壮志,饮酒量极大。
而你还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与你父亲的相似气质。
举止沉稳如同成年人,说话成熟非凡童。
离别至今已经有十年之久,书信往来稀疏。
世间的磨难让我逐渐老去,我在各处漂泊。
为了生活来到了益昌之地,成为了学府的老师。
旧友神采飞扬地前来,真是天涯何处不相逢。
他关心我的生活状况,在我孤寂的时候访问了我。
我们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直到春天过去,秋天来临。
由于母亲的召唤,我不能留下来,只能返回故乡。
在家中要尊敬母亲、关爱兄弟;在外面则要讲信用,忠诚待人。
你看过《论语》和《孟子》吧,学问是没有尽头的。
时间就像飞奔的马驹,不可挽留;道理如同高飞的鸿雁,深邃莫测。
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我希望我们能共同取得新的成就。
去完善
释义
1. 涪陵:今重庆市涪陵区。
2. 集英:即集英殿,宋代宫殿名。
3. 一饮能千钟:形容酒量极大。
4. 昂昂:骄傲、自豪的样子。
5. 执经:执教经书,指担任老师。
6. 司学宫:主管学校的官员。
7. 昂昂:形容人的仪表非凡。
8.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9. 促归辀:催促回家的车。
10. 孝道:尊敬父母、尊重长辈的道德行为。
11. 寸阴如隙驹: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2. 大道如冥鸿:比喻人生之道高深莫测。
去完善
赏析
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张伯修省干的深厚情谊和离别场景,表现了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诗人在诗歌中回忆了他们初次相识的场景,那时张伯修还年少,却已经展现出成人的风范。在分别后的十年里,他们音信不通,各自经历了人生的曲折。当他们在异地重逢时,彼此都感到亲切而激动。诗人描述了这次重逢的种种细节,表达了他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张伯修省干归省重庆府一首》是宋代诗人度正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战争频发,国家政治局势紧张。诗人度正在这个特殊时期担任尚书省郎官,负责对各级官员的考核和选拔。他的职责繁重,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
在这个时期,诗人度正经历了许多人生际遇。他曾多次被任命为地方官,了解民间疾苦,关心百姓的生活。他也曾在朝廷任职,目睹了政治斗争的残酷。这些都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危机和社会的不公。
在诗人度正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金兵南下,国土丧失,民生疾苦。然而,朝廷内部却党派林立,纷争不断,这使得国家的治理陷入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度正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