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花宫磊砢楚宫外,
列仙八面星斗垂。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
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飘飖丝散巴子天,
苔裳玉辔红霞幡。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玉峰顶上青翠欲滴的十二株树枝, 是天上的金母和着白云赐予美丽的仙女。那宫殿璀璨且比楚宫更豪华,周围排列的仙人如北斗七星闪耀。此处风光无限好,却被长江三峡的美丽遮掩了光辉。每当春风来临,都会令人们想起襄王当年狩猎的场景。如今仙子已经离去,再也没有凤凰在耳边鸣叫。只见那斑驳的竹子之上留下诗歌的痕迹,那是仙女写给我的。她们的丝带在空中飘摇,仿佛要触碰到巴子的天空。她们身着绿衣,手持红绸,犹如天上的女神。当她们归来的时候,白帝城的门紧紧地关闭了,只留下了那一地的琼花和烟雾般的思念。

去完善
释义
1. 巫山高: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目,描述的是长江三峡的著名景点巫山。
2. 玉峰青云:形容巫山的险峻景色。
3. 金母和云赐瑶姬:金母,即西王母;瑶姬,传说中的女神,这里是说瑶姬住在巫山上。
4. 花宫磊砢:形容花朵繁多,显得宫殿四壁光亮。
5. 楚宫外:指巫山在楚国宫殿的外围。
6. 列仙八面星斗垂:意思是群星璀璨,犹如神仙降临人间。
7. 秀色无双怨三峡:意思是巫山美丽的风景举世无双,但常常因为长江三峡险恶的环境而引发人的感慨。
8. 春风几梦襄王猎:借用春秋时期楚襄王游猎的历史典故,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9. 青鸾不在懒吹箫:青鸾,一种神鸟;吹箫,表达思念之情。
10. 斑竹题诗寄江妾:借潇湘妃子的典故,表达哀愁的情感。
11. 飘飖丝散巴子天:形容风吹动着丝绸,如同仙境般的美景。
12. 苔裳玉辔红霞幡:描绘仙人出游的景象。
13. 白帝掩青琐:白帝,传说中的神祇;青琐,宫殿的门饰,这里表示回到神界。
14. 琼枝草草遗湘烟:暗示仙女们在人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去完善
赏析
《巫山高》描绘了巫山云雾缭绕、江山如画的景色,以及流传千年的瑶姬神话故事。首联“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中,以仙境般的景象传达了金母将瑶姬赐予人间的美好传说。颔联“花宫磊砢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通过描述花宫、楚宫以及星辰的画面,展示了巫山的神秘魅力。颈联“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表现诗人感叹巫山美景与传奇故事,抒发了浓郁的怀旧之情。
尾联则借“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的典故,勾勒出一幅浪漫的人文风情画卷。在诗人的眼中,巫山的绿意盎然、红霞漫天正是人间最美好的画面,如同青鸾低飞、斑竹摇曳的美景一样令人神往。整首诗以秀美的诗句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巫山风光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陈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高雅的艺术审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巫山高》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一首描绘巫山美景的诗篇。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初年(公元847年左右),此时唐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但文化依然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陶的人生际遇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游历各地,广泛结交文人士子。这段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素材。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对于山川之美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热衷于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因此,陈陶在这首《巫山高》中,通过对巫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质情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