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

标题包含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
屈指宣和岁在辰,于今四十有三春。 吾家又得莱追继,丛桂从兹不乏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道(1093年-1167年),字彦立,号相山居士,安徽滁州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历任太学正、国子监祭酒、尚书左丞等职。 王之道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算起那年的宣和岁月(即公元1119年),距今已有四十三载春光。如今我家又有新的收获——一个优秀的后代紧跟而来,就像桂花树下繁茂的家族一样,未来必然不乏优秀人才。
去完善
释义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中有人能够继承诗书礼教的美好愿望。以下是诗中的词句注释: 1. 屈指:弯曲手指计数,表示约略计算。 2. 宣和:宋朝皇帝宋徽宗的年号(1119年-1125年)。 3. 岁在辰:按照古代天干地支的纪年法,辰对应的是龙,这里用来形容当时科举考试的风气。 4. 四十有三春:指从宣和年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三年的时间。 5. 吾家:诗人自己家。 6. 又得莱追继:莱指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这里用来比喻有学问的人。“又得莱追继”表示诗人家里又有新的文人出现。 7. 丛桂:丛生之桂树,这里代指文化家族或书香门第。 8. 从兹:从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是南宋诗人王之道为侄子王莱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佳绩所作的诗歌。诗中表达了对侄子成功的喜悦和对家族未来的期望。 “屈指宣和岁在辰”,以手指计算年份,指向了宣和年间(1025年)。这句诗用来表示时间流逝,距离当时已有43个春秋。 “于今四十有三春”,诗人强调这个时间点,表达了时间的沉淀以及家族的世代繁衍。 “吾家又得莱追继”,莱是指王莱,诗人以此表示家族又有人取得了荣耀与成就。 “丛桂从兹不乏人”,丛桂指的是同族或同门的人,这里指代家族中的人才。诗人预言自此之后,家族中将会涌现出更多的人才。 整首诗充满了对未来期许的热切情感,诗人通过对家族历史的回顾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测,展现了其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元1164年,南宋词人王之道在战争频发、民生艰难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该时期正处于南宋中期,金兵屡次南下侵略,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民生疾苦。在此情境下,王之道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忧国忧民,以儒家入世精神,投身于教育和文化事业。 同年秋天,王之道在家乡青阳设立崇政书院,邀请各路学者讲学论道。期间,他为勉励后学,记录了当年丁未科进士子莱的登科事迹。这一记载成为后来著名的《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该诗不仅赞美了子莱的才学,更表达了王之道对读书人的期许,希望他们为国为民作出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