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九

标题包含
重九
露下风高足感伤,天君著意写重阳。 建安能赋推诸子,楚国悲秋又九章。 我为催租阁诗思,谁能送酒沃愁肠。 黄花不解知人意,开遍篱根数百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彭龟年(1041-1108),字子寿,号止堂,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彭龟年出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深露重时,我独自感叹着这瑟瑟秋风,在这重阳节里,自然界仿佛也在努力地展现它的美好。建安时期(196-220年)那些擅长写诗的文人墨客们被我们所推崇,楚国时期的《九章》亦是如此。如今,为了完成一份关于重阳节的诗歌创作,我苦苦思索,却无人为我排忧解难。 那一朵朵盛开的菊花啊,似乎并不能理解我的哀愁,它们遍布在篱笆之间,展现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去完善
释义
【露下风高】指重阳节前后天气渐凉,露水增多。 【天君】此指造物主。古人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君主,故称。 【建安能赋推诸子】建安是指东汉末年曹操父子所处的时期,当时的文人墨客很多,他们都能吟诗作赋,被称为“建安才子”。这里说的是那个时期的文人雅士。 【楚国悲秋】楚国是指古代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湖南省、湖北省一带。这里的意思是借楚国的秋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伤之情。 【九章】此处指的是《离骚》中的一种诗体,共有九章。 【催租阁】指督促交税的地方。 【谁能送酒沃愁肠】这句是说有谁能给我送些酒来,让我用酒来缓解我的愁绪。 【黄花】即菊花,因其花色黄,故称。 【不解知人意】指菊花不了解人的心情,依然盛开。
去完善
赏析
《重九》彭龟年这首词以“露下风高”开篇,直接写出重阳节时的景象。这样的氛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伤感之情。而诗人以“天君著意写重阳”一句巧妙地表达了对这一节日的敬重。“建安能赋推诸子,楚国悲秋又九章”则是将视角从重阳节转向历史,引出曹操、王粲等古代文人墨客对重阳节的热衷。 下阕中,诗人以自己为例,提及在为“催租阁诗思”时的心情,并提出了疑问:“谁能送酒沃愁肠”?这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人未能理解自己的苦闷和期待的无奈。紧接着,诗人又以“黄花不解知人意”收尾,用“开遍篱根数百行”的菊花来表达世事无常、个人情感无法被理解的主题,丰富了作品的人文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九》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彭龟年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南宋孝宗淳熙元年)的重阳节,也就是农历九月九日。在这个时间段内,彭龟年的生活际遇并不顺利。他曾任过太常博士、尚书郎等职位,但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谪。在这一年,彭龟年被任命为秘阁修撰,后又遭弹劾,出为江西安抚使。这种人生波折,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国的侵略之下,百姓疾苦,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在这种环境下,文人墨客们普遍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彭龟年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大事的士人,也深受这种时代氛围的影响,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彭龟年在重阳节这天创作的这首《重九》,通过描绘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表达了他对家国之思和对人生的感慨。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人生挫折,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