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客临平
凭谁为问鹡鸰原,灯火三更殒泪痕。
天远未知萍梗迹,书来说在藕花村。
年华似汝宁为未,场屋如吾已懒言。
壁水故人今北去,短长门户好同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去询问鸟儿的栖息地?半夜时分灯光下泪水滴落。
遥远的地方无法找到萍水相逢的痕迹,书信告知正在荷花盛开的村庄。
时光蹉跎如同你一样不再年轻,考场如同我已懒于谈论。
古时的友人如今已各奔东西,长短不一的门路应当共同探讨。
去完善
释义
1. 舍弟: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弟弟的谦词。
2. 客:做客,这里指在外地生活或工作。
3. 临平:是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地区名。
4. 凭谁:依靠谁来,请问有谁可以的意思。
5. 为问:提问。
6. 鹡鸰原:鹡鸰是一种鸟类,这里借指兄弟;原是指原野、平原等开阔的地方。
7. 三更:中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夜半时分被称为“五更”,一更是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二更是9点到11点……以此类推,三更就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
8. 殒泪痕:殒落泪水留下的痕迹,形容流泪的样子。
9. 天远:路途遥远,距离遥远。
10. 萍梗:萍是一种水生植物,无根可依,随风漂泊;梗是指植物的枝条。这里用“萍梗”来形容流浪的生活状态。
11. 书来:来信。
12. 藕花村:藕花指莲花,村庄附近种满荷花的地方。
13. 年华:时间,光阴。
14. 宁为未:宁愿尚未发生,这里表示希望事情不要发展到最坏的地步。
15. 场屋: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
16. 懒言:不想说话,这里表示不愿多提科举考试的事。
17. 壁水:可能是笔误,应为"壁立",意为陡峭的山壁。这里指北方。
18. 故人:老朋友。
19. 短长:长短,高低。
20. 门户:家族地位和社会地位。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舍弟客临平》是南宋诗人林亦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即南宋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是在科举制度、士人风尚等方面对文人产生了深刻影响。
林亦之作为一位南宋诗人,其人生经历与此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据传,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仕途发展。然而,正是这样的遭遇使得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从而创作出许多富有哲理、关注现实的诗歌作品。
在此时期的临平地区,由于地处江南水乡,自然景色秀丽,加之交通便利,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玩、赋诗。林亦之的弟弟客居于此,作者在探望弟弟之际,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描绘临平风光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