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庐山独夜

标题包含
庐山独夜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凝(约公元813年-约公元907年),字不详,号凝,唐朝诗人。他原籍为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市)人,后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市)。 徐凝年轻时曾游历长安、洛阳等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他的诗才横溢,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天空中飘着五老山的白雪,九江的月亮斜挂天空。那钟声来自何方呢?只听得见苍茫树林中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2. 五老:指庐山的五老峰,因其形似五位老人而得名。 3. 雪:指庐山上的积雪。 4. 斜月:指弯曲的月亮。 5. 九江:古郡名,位于今江西省北部。 6. 钟声:寺庙的钟声,此处指庐山上寺庙的钟声。 7. 苍苍:指深青色,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庐山夜景的佳作。诗的首句“寒空五老雪”中,“五老”指的是庐山的五老峰,其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因此得名。这句诗以雪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寒冷而神秘的气氛。接下来的“斜月九江云”则描绘了月亮从云端缓缓升起,月光洒在江面的景象。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宁静而梦幻的画面。 第三句“钟声知何处”中的钟声使人们产生好奇,诗人并未明确告知钟声的来源,而是留下了一个悬念。最后一句“苍苍树里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神秘感,通过树丛的阴影来衬托庐山的静谧之美。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富有诗意的庐山夜色图,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庐山独夜》是唐代诗人徐凝于贞元时期创作的一首描绘庐山夜景的古诗。此间徐凝正处于人生低谷,他的才华未得到当时朝廷的认可,故千里迢迢来到庐山大林寺,试图在山水之间找寻心灵的慰藉。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阶段,唐朝的国力逐渐衰微。然而,庐山地区依然保持了幽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写诗作画。徐凝在此地感受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目睹了庐山僧侣的日常生活。这些都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在《庐山独夜》这首诗中,徐凝通过细致描绘庐山夜景,表达了对自己孤独境遇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他希望在这宁静的月夜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徐凝的艺术才情,也反映了他身处乱世却依然坚持信念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