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玉簪花
根啮棱棱石,香衔寸寸心。
误人猜落蕊,眩眼拾遗簪。
掬水滋繁种,柔枝倚短岑。
清姿浮玉润,不受暗尘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咬啮岩角的草根,口衔清香的花瓣。
偶然散落在地,引得路人猜测它的心事。
好奇的目光在花间挑拣,像拾起失去的簪子。
捧一掬清水滋养着花朵的种子,靠着矮小的山丘轻轻摇曳。
如玉般润泽的光泽浮现在枝叶之间,好似那脱俗的姿态,不受黑暗尘埃的侵扰。
去完善
释义
1. 啮:这里指咬住,扎根在岩石中的意思。
2. 棱棱:坚硬的质感,形容石头的质地。
3. 香衔寸寸心:花蕊中蕴含着香气。
4. 误人:让人产生误会。
5. 落蕊:凋谢的花。
6. 拾遗簪:形容花掉落时的情景。
7. 掬水:用手捧水。
8. 短岑:小山丘。
9. 清姿浮玉润:清丽的姿态如同玉石般滋润。
10. 暗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石上玉簪花的坚韧形象。诗人通过描写玉簪花在岩石上的生长环境以及它的美丽姿态,展现了一种抵抗困境、保持高洁的品质。“根啮棱棱石”表现出了玉簪花顽强生存的力量,即使根部受到磨损,它依然能茁壮成长。而“香衔寸寸心”则凸显了玉簪花的香气如同内心般真挚,使人陶醉其中。
在诗人眼中,玉簪花犹如一位美丽的女子,将花比作女子的发簪,给人一种动感和美感。“误人猜落蕊,眩眼拾遗簪”表现了玉簪花迷人的魅力,让人恍惚间以为那是一位遗落在地的发簪。接着,诗人用“掬水滋繁种,柔枝倚短岑”来赞美玉簪花蓬勃生长的力量,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它也懂得利用水资源,依傍在矮小的山峰上生长。
最后,诗人以“清姿浮玉润,不受暗尘侵”作为收尾,表达了玉簪花的清雅风姿,如玉石般润泽,不为世俗尘埃所沾染。这首诗通过对玉簪花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坚守品质和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上玉簪花》是南宋诗人袁说友的佳作,这首诗以“石上玉簪花”为主题,描述了花开的短暂和生命的不易,蕴含了诗人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此诗收录于《庚溪诗话》卷下。
创作背景方面,这首诗大约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难,北方女真族入侵中原,使得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此外,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加上连绵战祸,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袁说友而言,他是南宋的官员,同时也是文人骚客,在担任地方官期间,他深感民间的疾苦和战乱带来的痛苦,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现实关怀和人文情怀。在创作这首诗时,他或许正在某地任职,观察到石上玉簪花的美丽和短暂,从而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