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星杉

标题包含
七星杉
峭石七星杉,凌云势森耸。 月照林影寒,风起龙势动。 高低松桧枝,环如众星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岭上高耸的杉树犹如七颗星星,它们直冲云霄,气势磅礴。月光洒在树林间,给寒冷的夜晚带来一丝光明;风吹过,如同巨龙翻腾,令人惊叹不已。松树和桧树枝干高低错落有致,仿佛众星环绕着夜空中的北极星。
去完善
释义
1. 七星杉:诗人描述的一种树。2. 峭石:陡峭的石头。3. 凌云:高入云霄。4. 森耸:密集地耸立。5. 月照:月亮照耀。6. 林影:树林的影子。7. 风起:风吹起。8. 龙势:形容树木像龙一样起伏的形态。9. 高低:指树的高度不同。10. 松桧:松树和桧树。11. 环如:环绕的样子。12. 众星拱:比喻众星围着北极星转,这里用来形容树木围绕在一起。
去完善
赏析
《七星杉》是唐代诗人陈肃创作的一首描绘松树和杉树美景的诗。这首诗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松树和杉树的挺拔、雄伟和高洁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峭石七星杉”一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描绘了七星杉生长在陡峭山岩上的景象。接下来的“凌云势森耸”一句则强调了七星杉直插云霄的宏伟气势。在“月照林影寒,风起龙势动”两句中,诗人以月夜为背景,通过风的吹拂来展现树木的动态美,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高低松桧枝,环如众星拱”两句则描绘了七星杉周围其他树木环绕的景色,如众星拱月一般,更加衬托出了七星杉的挺拔之美。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展现了陈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星杉》是南宋诗人陈肃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七星杉的独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陈肃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民生困苦的时代。然而,尽管生活艰难,陈肃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家乡山水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矛盾尖锐。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陈肃也不例外,他在《七星杉》中表达了他对家乡山水的眷恋,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