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歇和尚赞

标题包含
大歇和尚赞
担一字板,丧却生涯。 见聩翁顶门有窍,识秘魔手里无叉。 霹雳震惊,几蛰龙蛇。 信手方圆,了无痕瑕。 回垂天之云翼,念宝林之故家。 扫狐兔陆梁之区,轻重输经界之际。 俾梼阴永蔚,槁面生霞。 若非铁树生花,安能如是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朋,法号宗泐,字季潭,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俗姓陈,名嗣宗。 释智朋在幼年时便出家为僧,后来拜见径山寺的虚堂智愚禅师为师,学习禅宗佛法。他在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挑起了牌匾重任,生涯也随之消亡。 看到愚钝的老人头脑开窍,懂得神奇的魔术手中没有把柄。 雷霆震撼,如同蛰伏的龙蛇惊醒。 随手之间成就方圆之事,完美无缺。 回头想到那高飞的云翼,怀念故里的珍宝树林。 扫除狐狸兔子肆行的土地,分毫不差的按照地界进行。 让黑暗的角落永远焕发生机,枯萎的面容重现光彩。 如果不是铁树开花,怎能如此神奇。
去完善
释义
1. 大歇和尚:唐朝时期的僧人,擅长说法,有很高的造诣。 2. 担一字板:指禅师以一个字做指导,使学人顿悟。 3. 丧却生涯:意味着放弃了世俗的生活。 4. 聩翁:指唐代僧人佛图澄,以其法力广大著称。 5. 顶门有窍:头骨中有孔洞,这是禅宗常用的话头,意为明心见性,开启智慧之门。 6. 秘魔:是禅宗五家宗师之一,以机锋犀利著称。 7. 手里无叉:指不用任何宗教仪式或方式来进行教化。 8. 霹雳:闪电。比喻突然降临的震撼。 9. 蛰龙蛇:形容人被惊醒的样子。 10. 信手方圆:随手就能做出规整的形状。 11. 痕瑕:痕迹瑕疵。这里喻指毫无破绽。 12. 回垂天之云翼:引申为回到故乡。 13. 宝林:佛教语,比喻清净处所。 14. 陆梁之区:指陆地上的地方。 15. 经界:土地分界的标记。 16. 俾:使。 17. 梼阴:山川之神。 18. 永蔚:茂盛繁荣。 19. 槁面生霞:脸上焕发出生气。 20. 铁树生花:铁树开花,寓意非常罕见,难得一见的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大歇和尚的非凡智慧和超凡脱俗的品质。首先描绘他肩负着重担,不畏艰辛,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情景。接着描述了他与贤者的交往,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诗中,作者用“霹雳震惊,几蛰龙蛇”来形容大歇和尚的震撼人心的影响力,以及他用智慧解决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最后赞美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无私精神,表达出对他深切的敬仰之情。整首诗生动地刻画了这位高僧的形象,表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和独特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歇和尚赞》是唐朝著名僧人释智朋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8世纪之间,也就是唐玄宗统治时期。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佛教在此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释智朋是唐朝的一位高僧,他的一生都在修行和传播佛法。他在诗中所赞美的大歇和尚,是禅宗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其高深的智慧和超脱的境界而闻名于世。在这个时期,禅宗成为了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内心觉悟和顿悟的修行方式。 释智朋在诗中通过对大歇和尚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信仰的追求和对佛教精神的坚守。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法的深刻领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风尚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