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林锡远食蜂儿之句
世人嗜食心,专甚鼓记里。
刳磔供嚼啮,谁计物生死。
纷纷螷蠃蚳,晚亦列甘旨。
况如兹蜂者,捃拾才蠢尔。
八月阴崖昏,戢戢若攒指。
老房脱枯莲,荐右方物美。
翻嗟甘口鼠,横使童角毁。
吴蚕徒自僵,商贾斯远矣。
我思天地间,材死举相似。
鸟殪在泽羽,象焚缘插齿。
梢梢挠云干,虸锯入仪轨。
豹胎及驼峰,日饱馋咽子。
人方怀此忧,何暇多议彼。
异时佳设张,更饷勿余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来和诗。
2. 林锡远:未知此人,或为作者的朋友。
3. 嗜食心:非常喜欢吃东西的欲望。
4. 专甚鼓记里:这里形容人们吃东西很专注,就像敲鼓的人一样,只关注自己敲打的部分。
5. 刳磔:剖开、分解,这里指烹饪。
6. 咀嚼:这里指吃食物的动作。
7. 物生死:动物的生死。
8. 蠯蠃蚳:都是昆虫类食物。
9. 晚亦列甘旨:晚上也摆上美味的食品。
10. 兹蜂者:这种蜜蜂。
11. 捃拾才蠢尔:采集蜂蜜的过程中显得笨拙。
12. 阴崖:阴暗的山崖。
13. 戢戢:密集的样子。
14. 老房:老蜂巢。
15. 荐右:食物的右边,即美食。
16. 甘口鼠:美味的老鼠。
17. 童角:童牛角。
18. 吴蚕:江浙一带的蚕丝。
19. 僵:死亡。
20. 商贾:商人。
21. 举相似:都差不多。
22. 鸟殪在泽羽:死在沼泽里的鸟。
23. 象焚缘插齿:大象被焚烧是因为有尖锐的东西插入它的牙齿。
24. 挠云干:弯曲的树干。
25. 虸锯入仪轨:害虫入侵树木,破坏规则。
26. 豹胎及驼峰:都是非常名贵的食材。
27. 饱馋咽子:满足口腹之欲。
28. 多议彼:对别人的评价很多。
29. 佳设张:摆设好宴席。
30. 勿余鄙:不要看不起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林锡远食蜂儿之句》描绘了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所带来的思考。诗人首先描述了人们对于食物的狂热,甚至忽略了食物来源的生灵生死。接着,诗人提到了像蜂儿这样的食材,它们在人们的眼中不过是用来满足口腹之欲的可怜生物。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然后,诗人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比如鸟、象、云、蚕等。这些比喻都在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无论它们的体型大小,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爱护。
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关注到食物背后的生命故事。诗人以宽厚的胸怀和深沉的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林锡远食蜂儿之句》是宋代诗人刘弇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约公元960-1127年之间。当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宋辽金并立时期,政治局势复杂,文化发展繁荣。
在那个时候,刘弇生活在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他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即以文才著称,后中进士,仕至尚书郎。然而,刘弇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遭遇贬谪,一度远离庙堂。这使他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刘弇与友人林锡远共享美食,品尝蜜蜂幼虫。这道菜在当时被视为珍品,代表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友谊和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激发了刘弇写下这首《次韵林锡远食蜂儿之句》,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