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闺意戏范济美三首 其一
衡阳新雁几时归,惆怅佳人万事非。
蓬首西风还拜月,夜凉赢得露沾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衡山的新雁何时返回故乡,令人忧愁的美人事情已不再。
头发蓬松地站在西风中拜月,夜晚的凉意让我赢得了露水沾满衣裳。
去完善
释义
1. "衡阳新雁":衡阳是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城市,位于湖南衡山南岳区。在这里,"新雁"指的是从北方迁徙到南方过冬的候鸟大雁。这两句诗意味着大雁要回到衡阳,而佳人也期盼着与情郎团圆的那一天。
2. "惆怅":是一种心情,表示失望、忧郁或深深的悲哀。
3. "万事非":意思是所有事情都已经改变,不再是从前的样子。这里表达出佳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4. "蓬首":在古代,"蓬"是指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蓬首"则指把头发散开,不梳理成髻。这里描述了佳人在秋天的夜晚,披着散开的头发拜月的情景。
5. "西风":秋季吹向中国的主要风向,代表了秋天的到来。
6. "拜月":古代妇女在中秋之夜对着月亮祈祷,称为"拜月"。
7. "夜凉":指夜晚的温度下降,感到凉爽。
8. "赢得":意思是获得某种好处或者结果。
9. "露沾衣":指衣服被露水打湿。这里描绘了佳人在夜晚凉爽的环境中拜月祈祷,以至于露水都沾湿了她的衣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七夕闺意戏范济美三首 其一》是陈渊所作的描写女子思夫之情的一首诗歌。诗人以“衡阳新雁几时归”开篇,以大雁南飞、游子不归的形象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接着以“惆怅佳人万事非”表达了女子的忧思和无尽的思念。然后,通过“蓬首西风还拜月,夜凉赢得露沾衣”描绘出女子在夜晚仰望星空,祈求与丈夫团圆的场景,表现出其执着的期盼和对团聚的热切向往。全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切的情感传达了女子盼望夫归的心情,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夕闺意戏范济美三首 其一》是南宋著名诗人陈渊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陈渊是南宋初期的一位才子,他的诗歌才情出众,颇有盛名。
在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外部面临着金人的威胁,内部则是朝政腐朽,民生疾苦。陈渊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他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陈渊和范济美是好友,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在七夕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陈渊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对范济美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