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踏莎行

标题包含
踏莎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抚州府临川人。 晏殊自幼聪明过人,5岁能诗,7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晏殊以“...查看更多
囡米小宝的逗比妈咪
去完善

译文
离别之际,长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告别宴会。 那些曾经留下的足迹,已经被尘埃遮挡,但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留恋。 留在原地的人,骑着马穿过树林,发出阵阵马鸣;离去的人,划着船,随着波浪缓缓前行。 在画阁中,灵魂仿佛被消解;站在高楼上,视线已经无法触及。 夕阳只照亮了平静的湖面,却送不走那无尽的离愁,仿佛天涯海角都在寻找它的踪迹。
囡米小宝的逗比妈咪
去完善
释义
1. 祖席离歌:祖席是指离别的宴席,离歌是指离别时的歌曲。这里指离别时的歌声。 2. 长亭别宴:长亭是古代驿站,别宴是指离别的宴会。这里指在长亭举行的离别宴会。 3. 香尘已隔犹回面:香尘是指离别的气息,回面是指回头望。这里指离别的气息已经消散,但仍然忍不住回头望向对方。 4. 居人匹马映林嘶:居人是留在原地的人,匹马是指离别人所骑的马,映林嘶是指马在树林中发出嘶鸣声。这里指留在原地的人看着离别人所骑的马在树林中发出嘶鸣声。 5. 行人去棹依波转:行人是指离开的人,棹是指船,依波转是指船沿着波浪转动。这里指离开的人乘坐的船沿着波浪转动。 6. 画阁魂消:画阁是指美丽的楼阁,魂消是指精神消沉。这里指在美丽的楼阁前,人的精神消沉。 7. 高楼目断:高楼是指高大的建筑物,目断是指目光所及的地方。这里指在高大的建筑物上,人的目光所及的地方。 8. 斜阳只送平波远:斜阳是指夕阳,平波远是指波浪平缓地向前延伸。这里指夕阳只照亮波浪平缓地向前的地方。 9. 无穷无尽是离愁:离愁是指离别的忧愁,无穷无尽是指离愁没有尽头。这里指离别的忧愁没有尽头。 10. 天涯地角寻思遍:天涯地角是指天涯海角,寻思遍是指到处思考。这里指人们到处思考离别的忧愁。
囡米小宝的逗比妈咪
去完善
赏析
《踏莎行》晏殊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篇。诗中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离愁别绪的深刻理解。 首句“祖席离歌,长亭别宴”,描绘了离别的场景。祖席是指离别的宴席,离歌是离别的歌声,长亭是古时候为行人设制的休息场所。这些词语都充满了离别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香尘已隔犹回面”,描述了离别的情景。香尘是指离别的气息,已隔是指已经相隔很远。然而,即使相隔很远,双方仍然回头相望,表现出离别的深情。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居人是留下的人,匹马是离开的人,映林嘶是指马在树林中嘶鸣。行人是离开的人,去棹是指离别的船只,依波转是指船帆随着波浪转动。这些词语都生动地展现了离别的情景,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描述了离别的情感。画阁是指美丽的楼阁,魂消是指心情沉重。高楼是指高耸的楼阁,目断是指目光所及之处。这些词语都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无尽的思念。 结尾句“斜阳只送平波远”,表达了离别的感慨。斜阳是指夕阳,平波远是指水面上的波纹。夕阳西下,波纹远逝,象征着离别的无法挽回。 整首诗以离别的情感为主线,通过对离别的场景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愁别绪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囡米小宝的逗比妈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踏莎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97年至1042年之间,也就是晏殊在朝为官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晏殊经历了从地方官员到中央重臣的升迁过程,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阶段,晏殊作为朝廷的重要人物,对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的诗词作品以婉约、典雅著称,深受当时及后世人们的喜爱。 《踏莎行》一词描绘了春天里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晏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这也是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囡米小宝的逗比妈咪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