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短歌行

标题包含
短歌行
天东衔烛龙,光景照四溟。 羲和揽龙辔,鞭策日夜征。 露华以春晖,霜叶当秋零。 危柱无弱弦,急辕无留旌。 华发不再绿,雕颜宁重荣。 良辰足行乐,羁旅难为情。 乌程有美饷,为人驻颓龄。 玉指陈兰藉,歌钟闲鸾笙。 短章可娱日,意气聊相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方神龙带来曙光,光辉普照四海。 羲和驾驭龙车,日夜不停地行进。 春日露珠如同阳光,秋天落叶飘零。 高耸的琴柱不会断裂,紧急的车辕不会滞留。 白发不会再次变绿,凋谢的容颜无法恢复。 美好的时光值得欢乐,旅途中难以表达情感。 乌程的美酒让人陶醉,延缓衰老的过程。 美人轻弹琵琶,鸾笙伴奏歌曲。 诗歌可以消磨时光,志同道合互相倾诉。
去完善
释义
1. 天东:东方天际。天东衔烛龙,意指东方天空如衔着烛龙的景象。这里可能指的是太阳初升时的景象。 2. 衔烛龙:一种传说中的神龙,形象描述为衔着蜡烛照亮大地。这里用来比喻太阳。 3. 四溟:即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4. 羲和: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此处用来比喻时间。 5. 龙辔:驾驭龙的车缰绳。 6. 鞭策:驱使马匹前进的工具,这里借指时间的流逝。 7. 露华:露水凝成的花朵。 8. 春晖:春天的阳光。 9. 霜叶:秋天的树叶。 10. 危柱:高耸的柱子,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树木的高大。 11. 弱弦:柔弱的琴弦,这里用来形容树木的枝叶。 12. 急辕:拉车用的大牲口,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紧迫。 13. 留旌:停滞不前的旗帜,这里用来形容时光的停滞。 14. 华发:花白的头发,用来形容老年。 15. 雕颜:雕刻出来的容颜,这里用来形容老年人的皱纹。 16. 良辰:美好的时光。 17. 羁旅:离家在外的人。 18. 乌程:地名,位于今中国浙江省湖州市。 19. 美饷:美好的食物,这里用来形容美酒佳肴。 20. 颓龄:衰老的年龄。 21. 兰藉:香草垫子,这里用来形容酒席的华丽。 22. 歌钟:唱歌的钟磬乐器。 23. 鸾笙:一种竹制的吹奏乐器。 24. 短章:简短的文章。 25. 日:一天。
去完善
赏析
《短歌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感叹时光流逝以及表达人生态度的诗歌。诗人通过对东方日出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的“危柱无弱弦,急辕无留旌”意味着人生无常,岁月匆匆。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头发变白,容颜老去,表明时间的无情。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悲观,他选择了享受当下,把握良辰美景。最后,诗人提到了乌程的美景以及与朋友欢聚的时光,表达了珍惜当下,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短歌行》是唐代诗人郭世模的一首著名诗歌,描绘了诗人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宁静的场景。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827年前后,即唐朝的后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之中,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状况十分艰难。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郭世模却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才情,创作出了这样一首充满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诗歌。 在郭世模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出任地方官员,但仕途并不顺利。他在任期间,廉洁奉公,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远离世俗纷争,回归自然的生活。 在唐朝后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政治腐败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困苦;另一方面,战乱使得国家疆土分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等领域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许多文人墨客在艰难的环境中,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郭世模的《短歌行》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