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念奴娇

标题包含
念奴娇
光风转蕙,泛崇兰、漠漠满城飞絮。 金谷楼危山共远,几点亭亭烟树。 枝上残花,胭脂满地,乱落如红雨。 青春将暮,玉箫声在何处。 无端天与娉婷,帘钩鹦鹉,梦断闻残语。 玉骨瘦来无一把,手挹罗衣看取。 江北江南,灵均去后,谁采苹花与。 香销云散,断魂分付潮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微风拂过,蕙草摇曳生姿,广阔的崇兰幽幽生香,飘飞的柳絮弥漫全城。金谷楼影渐远,青山杳杳间浮现几点烟树亭亭玉立。枝头凋零的花朵飘落满地,如胭脂染红了地面,纷乱的落花如雨。春天即将离去,悠扬的玉箫声消失在何方?命运赠予的美丽佳人,垂挂珠帘的鹦鹉声断人醒,如梦初醒又闻声音。瘦削的身形一手难握,轻轻抚摸罗衣仿佛可见。江南江北,屈原离此之后,还有谁在采摘苹花呢?香消云散之际,无尽的思念托付给了潮水。
去完善
释义
光风:指春光中和风拂面,诗意盎然的风物。 转蕙:指随风飘动的香草。 崇兰:指高大的兰花。 漠漠:弥漫的样子。 飞絮:柳絮飞舞的情景。 金谷楼:位于金谷园中的高楼,此处代指繁华的城市。 亭亭:直立貌。这里形容树木茂盛。 烟树:烟雾笼罩下的树林。 胭脂:红色的颜料,这里用来形容花朵凋谢后的景象。 红雨:比喻花瓣纷纷飘落。 青春:明媚的春天。 玉箫:古代的管乐器,以玉石为材,象征高雅的音乐。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帘钩:窗帘上的挂钩。 鹦鹉:一种能模仿人类语言的鸟类。 梦断:梦境结束,表示醒来。 闻残语:指听到了一些只言片语。 玉骨:形容美女瘦削的骨架。 手挹:用手拿着。 罗衣:轻薄的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江北江南:长江南北地区。 灵均:指屈原,楚国的大臣和诗人。 苹花:即白萍,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 香销云散:指香气消散,事物无常。 断魂:悲伤的心情。 分付:交给,送给。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是宋代词人郭世模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词作。这首词通过对光风转蕙、泛崇兰、漠漠飞絮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金谷楼危山共远”以金谷楼的巍峨和山的壮丽远景相映成趣;“枝上残花,胭脂满地,乱落如红雨”则用红雨形容落花之状,形象生动。同时,作者还通过“青春将暮,玉箫声在何处”表达了年华老去、美好时光消逝的感慨。此外,词中还涉及到了屈原和玉骨瘦等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使得整首词更加丰富多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宋代诗人郭世模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75年前后,即南宋时期。当时,宋朝正处在金兵入侵、国势衰微的历史背景下,人民生活困苦,国家危机四伏。 在这个特殊时期,郭世模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郡守、尚书郎等官职,但由于政治斗争和腐败现象严重,他在官场上的晋升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此外,他还曾一度被贬谪,过着流放的生活。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国家和民众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创作《念奴娇》时,郭世模以豪放派词人的风格,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外敌侵略的愤慨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同时,他也借古讽今,对当时的统治者进行了批评,呼吁他们能够励精图治,振兴国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