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御赐恩荣宴

标题包含
御赐恩荣宴
堂吏喧呼拥后先,彩帘微动八音宣。圣恩汪濊儒臣集,天语丁宁宰相传。翠叶银幡高压帽,玉盘珍果谩堆筵。沾濡拜舞归来晚,马上题诗不记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课堂里的小吏们争先恐后地叫喊着,彩色的帘子微微摆动,美妙的音乐响起。皇帝对儒家学者们充满了恩典,他们的相聚如同天赐一般。天空中的话语叮嘱着首相要尽职尽责。翠绿的叶子和银色的旗帜高高悬挂在头顶,美玉般的水果摆满了宴席。感谢皇帝恩赐,归来时已夜幕降临,骑着马儿挥毫疾书,忘了马鞭的存在。
去完善
释义
1. 堂吏:指官署中的小吏,主要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 2. 喧呼:大声喊叫。 3. 后先:先后,这里指官吏们依次进出的顺序。 4. 彩帘:华丽的丝质窗帘。 5. 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总称,包括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 6. 宣:宣布,传达。 7. 汪濊:形容水势盛大,这里用来比喻皇帝的恩典广泛。 8. 儒臣:有学问的文臣。 9. 天语:皇帝的话。 10. 丁宁:叮嘱,嘱咐。 11. 宰相传:指宰相一类的高官。 12. 翠叶银幡:指装饰华丽的车盖。 13. 高压帽:指车盖的高度超过了官员的礼帽。 14. 玉盘珍果:指宴席上摆放的珍贵水果。 15. 谩堆筵:随意摆放在宴席上。 16. 沾濡拜舞:指受到皇帝的恩典后,向皇帝表示感激和尊敬的礼仪。 17. 归来晚:指参加完宴会后回家的时间较晚。 18. 马上题诗:指在马背上即兴创作诗歌。 19. 不记鞭:指在兴奋和陶醉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骑马时应该关注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御赐恩荣宴》描绘的是李祁在朝廷宴会上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堂吏喧呼拥后先,彩帘微动八音宣”,以喧闹的场景和精致的布置展现了宴会的隆重与庄重。接着,诗人用“圣恩汪濊儒臣集,天语丁宁宰相传”两句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对国家的忠诚。随后,“翠叶银幡高压帽,玉盘珍果谩堆筵”则是对宴会美食和美酒的赞美,展现出了皇家气派。 在末尾两句“沾濡拜舞归来晚,马上题诗不记鞭”中,诗人以自己沉浸在宴会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表现出了儒家文人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御赐恩荣宴》是南宋诗人李祁的一首应制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中期,即公元1160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尽管内部政治斗争激烈,但整体上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李祁是一位南宋的进士,他在官场生涯中曾担任过多种职务,如秘书省校书郎、中书舍人等。然而,他在任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在他的仕途中,他曾遭遇到不少挫折和磨难,这也使他对于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南宋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李祁作为一名文人,他既有着对家国命运的忧虑,也有着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写下了这首《御赐恩荣宴》,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的期许,以及对个人际遇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