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江红

标题包含
满江红
冷冷西风,渐吹得、水清如许。凝望处、波心霞照,沙明远浦。翡翠尚馀三径草,胭脂已染千山树。看晴空、万点荻芦花,飞银絮。陪俊赏,惭辞拙,乡思乱,愁难数。叹燕鸿过尽,都归何处。老大久抛沧海梦,倦怀懒整冰弦语。只相宜、江畔玩滩声,鱼龙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瑟瑟寒风,渐渐吹拂得水面清澈。放眼望去,水波中倒映着晚霞,沙滩明亮遥远。绿竹丛旁还留有几分青翠的野草,红枫叶已经染红了千山万水。看那晴朗的天空,万千荻花如同白雪般飞舞。相伴良辰美景,言辞显得笨拙失色,思绪紊乱,忧愁难以计数。感叹燕子和大雁匆匆飞过,却不知它们最后去往了何处。人已老大,早已抛弃了曾经的壮志豪情,疲惫的心灵懒得再弹奏那动人的乐曲。此刻最适合在江边聆听流水拍打岸边的声音,与鱼龙共舞。
去完善
释义
《满江红》:宋末元初著名词人李祁的代表作品之一。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词,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冷冷西风:形容寒冷的秋风。 2. 清如许:清澈如许,指江水清澈。 3. 凝望处:集中目力远望的地方。 4. 波心霞照:波光粼粼,霞光映照。 5. 沙明远浦:远处的水边沙滩明亮可见。 6. 翡翠尚馀三径草:翡翠,绿色;三径草,指代路边的杂草。这句意思是绿色的草丛仍然残留在路边。 7. 胭脂已染千山树:胭脂,红色;千山树,千山的树木。这句意思是大地上被染成红色的树叶已经遍布整个山丘。 8. 看晴空、万点荻芦花,飞银絮:晴朗的天空中,芦花如同无数银白色的柳絮在飘荡。 9. 陪俊赏:指陪伴有才学的人一同欣赏美景。 10. 惭辞拙:感到自己的言辞笨拙而惭愧。 11. 乡思乱:因思念故乡而心情烦乱。 12. 愁难数:形容忧愁难以言说。 13. 叹燕鸿过尽,都归何处:感叹燕鸿都已离去,不知道它们最后都去了哪里。 14. 老大久抛沧海梦:老大,年纪已大;沧海梦,指以前曾梦想过的伟大事业。这句意思是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再想过曾经的壮志雄心。 15. 倦怀懒整冰弦语:冰弦,比喻声音优美动听;整冰弦语,整理优美的语言。这句表示疲惫的心情使得自己不愿意去表达美好的语言。 16. 只相宜、江畔玩滩声,鱼龙舞:只在江边聆听波涛声,观赏鱼儿跃出水面的景象,这才是最适宜的事情。
去完善
赏析
《满江红》是南宋诗人李祁的一首词作。在这首词中,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的乡愁和对生活的感慨。 词的开篇,“冷冷西风,渐吹得、水清如许”,以冷冷的西风和水清如许的景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秋天的画面。接着,“凝望处、波心霞照,沙明远浦”,通过波心霞照和沙明远浦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在接下来的描绘中,“翡翠尚馀三径草,胭脂已染千山树”,通过对三径草和千山树的描绘,表现了秋天大自然的多彩与美丽。而“看晴空、万点荻芦花,飞银絮”,则通过万点荻芦花和飞银絮的景象,传达出秋天的宁静与祥和。 在词的下片,“陪俊赏,惭辞拙,乡思乱,愁难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忧愁。而“叹燕鸿过尽,都归何处”,则通过燕鸿过尽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最后,“老大久抛沧海梦,倦怀懒整冰弦语。只相宜、江畔玩滩声,鱼龙舞”,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南宋诗人李祁的一首豪放派词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7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四年。当时李祁以尚书都官员外郎的身份兼国史院编修官。李祁在朝廷任职期间,历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受到皇帝的宠爱和信任。然而,他在官场上的成就并未能使他满足,反而使他对现实产生深深的忧虑。 在那个时期,南宋与金朝的战争使得国家局势紧张,而朝廷内部的腐败与无能更是让李祁忧心忡忡。他在这首词中以慷慨激昂的笔触描绘了祖国山河的美丽,以及保卫国家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此外,李祁在创作这首词时,还受到了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影响。他的词风豪迈奔放,语言质朴自然,富有激情。这种风格既反映了他的个人性格,也体现了南宋时期的文学风气。总的来说,《满江红》是在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既有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也有对人生理想的热切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