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咏鹤
老去曾看相鹤经,暂从华馆试伶俜。几年养就丹砂顶,竟日闲梳白雪翎。万里壮心原自许,九霄清唳好谁听。神仙旧侣知何在,遥望蓬莱一点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热衷于观察仙鹤的行为与习性,如今暂时在华丽的场馆里尝试着把它们变得楚楚动人。经过多年的饲养,它们头上的羽毛已经红得发亮,如同朱砂一般;而整日梳理的白色羽毛,又如洁白的雪花,闪闪发光。这只仙鹤胸怀大志,有万丈豪情,但却不知道有谁能够欣赏它的美妙歌声。那些曾经的神仙伙伴,如今又在何处呢?远远望去,只见那座蓬莱仙境,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但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寂寞和苍凉。
去完善
释义
1. 老去:指年龄增长,时光流逝。
2. 相鹤经:古代关于相鹤的书籍,研究鹤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等。
3. 华馆:华丽的高台或殿堂。
4. 伶俜:孤独,无依无靠的样子。
5. 丹砂顶:指鹤头顶的红色羽毛。
6. 白雪翎:指鹤的白色羽毛。
7. 万里壮心:远大的理想抱负。
8.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这里代指高处。
9. 清唳:清脆的鹤鸣声。
10. 神仙旧侣:指过去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11.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鹤的赞美与向往。开篇“老去曾看相鹤经”,表现出了诗人对鹤的喜爱和了解。接下来说到“暂从华馆试伶俜”,展示了诗人以鹤为友的生活场景。接下来通过描述鹤的特征,“几年养就丹砂顶,竟日闲梳白雪翎”,表现了鹤的高贵气质。然而诗人在赞美鹤的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壮志未酬、知音难觅的感慨:“万里壮心原自许,九霄清唳好谁听。”最后两句“神仙旧侣知何在,遥望蓬莱一点青”则表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展现了一位学者对鹤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咏鹤》是北宋时期诗人李祁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即北宋时期。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
李祁,生卒年不详,他的生平事迹所知甚少,但从他的诗作来看,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在《和咏鹤》这首诗中,他以鹤为象征,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代,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宋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文人地位得到了提高;经济上,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进,商业贸易逐渐繁荣,城市经济日趋发达;文化上,文学艺术创作丰富多彩,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这个背景下,李祁通过观察鹤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诗中写道:“谁言鹤骨瘦,凌霄有清风”,表达了鹤虽然身体瘦弱,但却有着高洁的品质和精神风貌。这种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与当时社会的氛围相契合,体现了文人阶层对精神层面的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