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孙彦能游山卷

标题包含
同孙彦能游山卷
绿厓涉清泚,披草得幽径。 萧条双桧间,独立一松劲。 入门听微钟,心垢一时净。 向来饱干戈,栋宇兀偏正。 空庭鸟雀喧,坏壁龙蛇瞑。 徒能起咨嗟,无复耸观敬。 三叹复出门,乾坤几时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翠绿的山崖上漫步于清澈的小溪旁,拨开草丛发现一条幽静的小路。在稀疏的松柏之间,一棵独立的松树显得特别坚韧。进门听到微微的钟声,心中的烦恼顿时消散。这里曾经饱受战乱的摧残,但房屋依然屹立不倒。空旷的庭院里鸟儿叽叽喳喳,破旧的墙壁上龙蛇图腾仿佛也闭上了眼睛。只能感叹世事无常,再也无法让人肃然起敬。再次叹息着离开这个地方,不知道这个世界何时才能安定下来。
去完善
释义
1. 绿厓:绿色的断崖。 2. 清泚:清澈的溪水。 3. 披草:拨开草丛。 4. 萧条:此处指松柏的生长形态。 5. 干戈:古代的兵器,这里用来形容战乱。 6. 栋宇:房屋建筑。 7. 兀:原意是高耸的样子,这里作副词,表示仍然、还。 8. 偏正:房屋建筑结构中的偏房和正堂。 9. 坏壁:破败的墙壁。 10. 三叹:多次叹息。
去完善
赏析
《同孙彦能游山卷》是南宋诗人李祁的一首山水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游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战乱的忧虑。 首先,诗人在第一联描述了自己沿着清澈的小溪走到绿崖边,拨开草丛发现了一条通往幽静的小路。这一描写展现出作者热爱自然、善于发现和探索的精神风貌。第二联描绘了在双桧之间,有一棵独立的松树立在那里,显得十分坚韧有力。这里的“松”象征着诗人本人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 接下来,诗人步入寺庙,听到微弱的钟声,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一切烦恼和污垢仿佛都消除了。第四联描述了战火过后,庙宇虽然破败不堪,但依然屹立在山上,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第五联写的是庙宇的庭院里鸟儿喧闹,墙壁上绘有龙蛇图案的地方已经暗淡不清,暗示战争的残酷和对美好事物的摧残。 然而,面对这样的景象,诗人只能发出感叹,却再也无法引起自己内心的敬仰之情。于是,他在最后一联写道:走出庙门,再次感叹世间的苦难何时才能结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破坏的恐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传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孙彦能游山卷》是北宋时期诗人李祁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年间(公元1086-1100年)。在这段时间里,李祁经历了多次官场浮沉,他曾担任过左奉议郎、秘书省校书郎等职位,后因与权臣不和而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常常与友人一起游山玩水,抒发胸臆。 在北宋时期,文人墨客喜欢结伴游山,以山水为背景进行诗文唱和。这一时期,朝廷推行新法,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但由于皇帝对王安石变法的支持,朝野间对于新法的争议和矛盾一直存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祁虽然身处官场,但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权势所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