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吴俊杰归江东

标题包含
送吴俊杰归江东
幕下貔貅十万人,幕中宾客罕同伦。挥戈略阵天回日,点烛论兵夜向晨。禾水衣冠仍草草,星源文物故彬彬。知君剩有安边策,定约重来立要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述古代战争场面的诗歌,诗中将士兵比喻成勇猛的貔貅(一种传说中的神兽),描述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场景。虽然战况激烈,但诗中的氛围却显得从容不迫,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信和决心。 这首诗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文化的珍视,以及期待和平的愿望。
去完善
释义
1. 幕下貔貅:比喻英勇的士兵或军队。其中,"幕下"是古代对将帅帐下的尊称,"貔貅"是一种猛兽,象征勇猛。 2. 十万人:形容人数众多,这里指士兵数量庞大。 3. 幕中宾客:指在将帅帐下担任谋士的人。 4. 罕同伦:很少遇到同样才能的人。 5. 挥戈略阵:挥舞武器,攻击敌人的阵型。 6. 天回日:天空中的太阳逐渐西沉。 7. 点烛论兵:在烛光下谈论军事策略。 8. 夜向晨:夜晚渐渐走向黎明。 9. 禾水:指江西省境内的禾河,这里是借用禾河的地理位置来指代江西地区。 10. 衣冠:指的是文明礼仪,这里指江西地区的文明程度。 11. 草草:指一般、普通。 12. 星源:指南宋时著名学者、诗人朱熹所在的婺源县,这里借指江西地区的文化繁荣。 13. 文物:指文化和历史的遗产。 14. 彬彬:形容文雅有礼的样子。 15. 安边策:指安定边疆的策略。 16. 定约:确定约定。 17. 要津:重要的职位或地位。
去完善
赏析
《送吴俊杰归江东》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以及英雄豪杰的诗歌。首联描述了十万雄师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而颔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士兵英勇善战的精神面貌。颈联则转向了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则是表达了对吴俊杰的赞美和期待,希望他能再次为国效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全诗充满了激昂的战斗精神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位爱国者的豪情壮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吴俊杰归江东》是唐代诗人李祁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 在这段时间里,大唐王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转折期。唐玄宗逐渐沉迷于享乐,导致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这一时期,李祁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对时局深感忧虑。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这种负面情绪中,而是选择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李祁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此后,他一直过着流浪生活,游历四方。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此外,他还通过描绘家乡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