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高阳台

标题包含
高阳台
瘦柳依桥,江枫伴岸,水乡十里帆斜。能几番寒,秋深处处人家。西风不管尘寰事,到荒郊、冷换年华。新霜里,红翻柿叶,雪散芦花。登楼却记当年意,有梦闻楚些,歌咽胡笳。不道相逢,依然愁损天涯。薄游早倦人间住,问閒云,何处仙槎。枉凝眸,残照无言,缓送归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纤细的柳树倚着小桥,江边枫树伴随着岸边。水乡里,十里的风帆倾斜。还能经历几次寒冷呢?秋天已经深了,到处都有居住的人家。西风不会关心世间的事务,它来到了荒凉的郊外,用寒冷更替了时光。在新降的霜中,红色的柿子叶子翻转,雪白的芦花飘散。登上高楼回想当年的意境,有的梦想听到楚国的声音,歌声哽咽如同胡笳。没想到再次相遇,依然让人感到忧愁。漫游的生活早就让人疲倦,询问闲云:哪里的仙舟可依?白白的凝望,夕阳无言,慢慢的目送归鸦。
去完善
释义
1. 瘦柳:枝条细长的柳树。这里用以形容柳树在秋天的萧瑟景象。 2. 江枫:指江河边的枫树。 3. 帆斜:船帆倾斜,指船只行驶的方向。 4. 西风:指的是秋风。 5. 尘寰:世俗世界,这里指人世间。 6. 冷换年华:表示寒冷的季节更替,岁月流转。 7. 新霜:初降的霜。 8. 红翻柿叶:指柿子树叶在秋天变红的过程。 9. 雪散芦花:形容芦花在风中飘散,如雪花般飞舞。 10. 楚些:源自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曲调,此处用来形容音乐。 11. 歌咽胡笳:指胡笳的声音时断时续,如歌泣般。 12. 不道相逢:没想到会再次相遇。 13. 愁损天涯:因离别而产生的忧愁无法减轻。 14. 薄游:短期漫游。 15. 人间住:在人世间生活。 16. 仙槎:传说中神仙乘坐的竹筏,这里借指理想中的仙境。 17. 残照:夕阳的余晖。 18. 归鸦:傍晚回巢的乌鸦。
去完善
赏析
《高阳台·瘦柳依桥》是一首描绘秋天水乡景色和抒发愁绪的词。词的开篇通过“瘦柳依桥”、“江枫伴岸”和“水乡十里帆斜”三个镜头展示了秋天的景象。随后,作者以“能几番寒”的疑问表达了对季节更替和岁月流转的感慨。“西风不管尘寰事”一句传达出世事沧桑、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接下来的“新霜里”几句描绘了霜打后的柿叶变红、芦花飘散的景象,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下阕中,作者回忆起往昔的情愫。“登楼却记当年意”勾起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接下来“有梦闻楚些,歌咽胡笳”表现了梦境中的愁绪与哀伤。“不道相逢”则表达了重逢的喜悦和欣慰。然而喜悦瞬间消逝,接踵而至的是“依然愁损天涯”的失落。“薄游早倦人间住”意味着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透露出寻求超脱的思想。结尾处的“枉凝眸,残照无言,缓送归鸦”则展现了宁静致远的意境,为整首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高阳台》是宋代诗人李祁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76年前后。 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金兵入侵,民族矛盾尖锐。李祁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因此,他在创作这首词时,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词中,李祁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他以“乱莺啼”、“残红舞”等景象来暗示战乱的残酷和破坏,以“花前频赋伤情句”来表达自己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他也通过“遮莫青楼”、“长亭短亭”等词句,表现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思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