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廿四番风一例催,秋英春艳共寒梅。几般身世总同杯。故放银灯留素影,更移枕近逗香来。华严境界共徘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二十四番风吹过,催促着秋天的菊花、春天的艳丽和寒梅共同盛开。它们各有各的身世,却总会在同一季节里相遇。因此,人们点亮银灯,留下素雅的影子,同时移动枕头靠近花朵的香气。这样的场景让人们仿佛进入了华藏世界的境界,悠然自得地徘徊在其中。
去完善
释义
1. "廿四番风":指一年中二十四番风信,即四季不同的风。这里泛指季节变化。
2. "秋英春艳":分别指秋天开放的花朵和春天盛开的花卉,如菊花、桃花等。
3. "寒梅":寒冷冬季盛开的梅花。
4. "几般身世":指各种不同的生活经历或遭遇。
5. "银灯":银制的灯具,此处指照明工具。
6. "华严境界":佛教经典《华严经》中所描述的庄严神圣的世界,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境地。
去完善
赏析
《浣溪纱》是唐代诗人李祁的一首词作,这首词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首句“廿四番风一例催”描述了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体现了岁月流转、时光匆匆的主题。接下来的“秋英春艳共寒梅”则通过对秋天的花朵、春天的美丽以及冬天的寒梅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季节的美景。这两句相互映衬,突显出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
“几般身世总同杯”这句则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无论人生境遇如何,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如饮美酒一般享受生活的过程。这一观点既显示出作者的乐观心态,也传达出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下阕中,“故放银灯留素影”一句通过写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接下来的一句“更移枕近逗香来”则通过对枕头的移动的描述,暗示了作者在体验生活、亲近自然的美好时刻。最后,“华严境界共徘徊”则以华严经中的佛家意境为引子,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升华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纱》是唐代诗人李祁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是朝政逐渐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
李祁在这首诗中,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时期的李祁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他曾多次被贬谪,这也使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虽然表面上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但实际上朝政已经逐渐腐败,宦官专权,政治斗争激烈。这种社会矛盾和现实的黑暗使得诗人们纷纷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歌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情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