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高阳台 1947年1月西湖罗苑

标题包含
高阳台 1947年1月西湖罗苑
迟日临妆,閒云弄影,画桡去后平湖。望远凭栏,茧抽不尽愁余。劫灰又照新烽火,问苍生、何处吾庐。暗销凝,如此山川,惨澹难图。朔风紧卷残年去,镇天横平野,冰合千渠。漏纪将穷,流光倘立斯须。几时匝地春雷发,破天悭、稚绿齐舒。只人间,新梦沉迷,旧梦模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时光里,梳妆打扮,闲暇的时光里,云彩轻摆舞姿,一艘艘船只离岸使湖面恢复宁静。远望倚着栏杆,丝线不断抽出来以尽我心中的忧愁。战争的硝烟再次燃起照亮烽火台,试问苍茫众生,哪里是我的家?心情低落,如此壮丽的山河,却难以描绘出它内心的悲伤。寒风猛烈地把最后一个季节吹走,广阔的天空下,千万条渠道的冰面正在逐渐融化。时间流逝,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何时才能听到春天的雷声滚滚而来,破开那吝啬的天色,让嫩绿茁壮成长。只是在人间,新的梦想仍在沉睡,而过去的梦想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去完善
释义
1. 高阳台:词牌名,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2. 1947年1月西湖罗苑:词的创作背景,发生在1947年1月的杭州西湖。3. 迟日:指春天。4. 临妆:化妆后准备出门。5. 闲云弄影:形容云彩在湖面上映出倒影。6. 画桡:装饰华丽的船桨,这里借指游船。7. 望远凭栏:站在栏杆处远望景色。8. 茧抽不尽愁余:比喻像抽茧一样不断产生的忧愁。9. 劫灰:比喻战争后的痕迹。10. 新烽火:战事重燃的征兆。11. 苍生:指百姓。12. 吾庐:我的家。13. 暗销凝:暗自陷入沉思。14. 如此山川:指西湖美景遭受破坏。15. 惨澹难图:描绘不出当时的凄凉景象。16. 朔风:北风。17. 残年:指1946年底至1947年初这段时间。18. 镇天横平野:形容冰雪覆盖大地的景象。19. 冰合千渠:结冰封冻了众多水道。20. 漏纪将穷:指时间即将走到尽头。21. 流光倘立斯须:希望美好的时光能够停留片刻。22. 匝地春雷发:指春天的雷声宣告万物萌发。23. 破天悭:破除自然的限制。24. 稚绿齐舒:嫩绿的树叶一同舒展。25. 新梦沉迷:对新的美好梦想的追求沉溺其中。26. 旧梦模糊:对过去的美好回忆逐渐模糊不清。
去完善
赏析
《高阳台 1947年1月西湖罗苑》是诗人李祁创作的一首描绘战争时期西湖景象的词作。在这首词中,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在战乱时期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迟日临妆,閒云弄影,画桡去后平湖。”开篇,诗人以西湖的美景为引子,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然而,这美丽的景致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诗人用“望远凭栏,茧抽不尽愁余。”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无奈。在这里,“茧抽不尽愁余”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愁绪如同蚕丝般绵绵不绝。 “劫灰又照新烽火,问苍生、何处吾庐。”这两句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人们对家园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苍生百姓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暗销凝,如此山川,惨澹难图。”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争中的山川景色的感慨,他痛恨战争的残酷,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黯然神伤。 下阙,诗人通过描绘战后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忧虑和期盼。“朔风紧卷残年去,镇天横平野,冰合千渠。”这些描写展现了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破坏,同时也暗示了人民生活的艰辛。 “漏纪将穷,流光倘立斯须。”诗人以“漏纪将穷”暗示战争即将结束,而“流光倘立斯须”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期待,希望战争早日结束,让人们重享安宁的生活。 “几时匝地春雷发,破天悭、稚绿齐舒。”这里,诗人以春天的景象寄托对未来的期望,盼望战火早日平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最后,诗人以“只人间,新梦沉迷,旧梦模糊。”作为结语,表达了人们在战争中的迷茫与挣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整首词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展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高阳台 1947年1月西湖罗苑》是近代诗人李祁于1947年在西湖罗苑时所创作的词作品。李祁(1901-1989),浙江杭州人,字舜弦,号寒柯,是中国近现代的重要词人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1947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在1947年,李祁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饱受战乱的磨难。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仍然坚持创作。他曾游历江南各地,尤其是钟爱的西湖,以诗词抒发对家乡的眷恋和人生的感慨。罗苑位于杭州西湖景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曾居住过的地方,李祁在此地感受到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历史底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在《高阳台 1947年1月西湖罗苑》这首词中,李祁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和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他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战争摧残的痛心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成为了中国近现代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