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纱 朝雾

标题包含
浣溪纱 朝雾
咫尺迷漫路不分,街灯隐约未全吞。茫茫春雾拥乾坤。回首忽惊今丧我,微吟犹喜得吾真。雪泥何必定留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眼前的小路被雾气笼罩无法辨认,街灯若隐若现不能完全照亮。整个世界都被迷茫的春雾所包围。突然回头发现自己迷失在了这里,有点惊慌;幸运的是,我还能在这里轻声地念出诗词,找到真实的自我。但雪地上又何必一定要留下痕迹呢?
去完善
释义
1. "咫尺":表示距离很近,这里形容雾气浓密,使人看不清周围景物。 2. "迷漫":指雾气弥漫,使视线受阻。 3. "路不分":由于雾气浓厚,道路难以辨认。 4. "隐约":形容灯光闪烁不定,若隐若现。 5. "未全吞":灯火未被雾气完全遮盖住。 6. "茫茫春雾":大范围的春天雾气。 7. "拥乾坤":指雾气笼罩天地。 8. "回首忽惊":回头看到雾气中的自己,感到突然间的惊讶。 9. "丧我":表示忘记自己的存在,这里指在雾气中迷失方向。 10. "微吟":轻声吟唱。 11. "犹喜":仍然高兴。 12. "得吾真":找到自己的真实面貌。 13. "雪泥":雪地上留下的脚印或痕迹。 14. "何必定留痕":不必一定要在雪地上留下清晰的痕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浣溪纱 朝雾》,作者是南宋时期的李祁。词中描绘了朝雾弥漫的场景,将雾气、街灯和春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离的氛围。在词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于自我真实的追求,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以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咫尺迷漫路不分,街灯隐约未全吞。"这两句词生动地描绘了朝雾弥漫的景象。"咫尺迷漫"形象地展示了雾气笼罩下的空间感,使人感受到朝雾近在咫尺的距离;"街灯隐约未全吞"则表现了雾气和街灯的关系,雾气的厚重使得灯光若隐若现,增添了朦胧的美感。 "茫茫春雾拥乾坤。"这一句写的是春天的雾气包裹着整个天地,给人一种浩渺无垠的感觉。"茫茫"一词描绘了雾气的辽阔无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春雾之中。 "回首忽惊今丧我,微吟犹喜得吾真。"这两句词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回首忽惊今丧我"意味着诗人突然意识到过去的自己已经消逝,无法再寻回,体现了生命流逝的无情;"微吟犹喜得吾真"则表现出诗人在面对这种无常时,仍然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表明了他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雪泥何必定留痕。"这句词暗含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雪泥鸿爪是一个成语,比喻事物或事情留下的痕迹,在这里诗人以雪泥喻指人生的痕迹。他认为人生不必过于执着于留下印记,因为生命如同朝雾一般短暂而虚幻,重要的是把握住当下,实现真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纱·朝雾》是清朝词人李祁的一首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清朝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36年至1795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现象严重。 李祁在这个时期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然而,由于家庭的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懑。 在这样的人生际遇下,李祁开始转向文学创作。他希望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祁的《浣溪纱·朝雾》表达了作者对清晨朝雾的独特感受。通过对朝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朦胧美、虚幻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迷茫。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