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二首 其二 1948年岁暮初抵岭南

标题包含
临江仙二首 其二 1948年岁暮初抵岭南
北去南来多少路,岭云黯黯长横。山温地暖且消停。幽花堪自摘,薄醉最宜醒。天末微波分海色,潮来顷刻都青。莫从过去问来程。湖山惊昨梦,风雨感苍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向北向南经历无数路程,山岭间的云层显得幽暗而漫长。山间的温度适中,使得我们可以休息片刻。寂静的角落里,美丽的鲜花任人采摘;微醺之时,最适宜清醒头脑。海天之际微微泛起的波光,仿佛给海面带来了一丝绿意。当潮水涌来时,所有的景物都变得清新。不要追问未来的行程如何,大自然的美景常常让我们感到惊讶,犹如昨日的梦境;而风中的雨声,则让人感叹生命的沧桑。
去完善
释义
1. "北去南来":指作者因为战乱不断迁移的生涯,同时暗示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政治倾向。 2. "岭云":指的是岭南的云雾,这里借指广州城。 3. "山温地暖":描述的是岭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温暖的气候使得植物生长繁茂。 4. "幽花堪自摘":形容美丽的鲜花供人欣赏采摘,体现了作者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 5. "薄醉":微醺的状态,表达了作者悠闲的生活状态。 6. "天末":天的尽头,这里是形容海平线的景象。 7. "微波分海色":微风吹过海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8. "潮来顷刻都青":描述潮水涌来的时候,海水瞬间变得一片青色。 9. "莫从过去问来程":表达作者放下过去的忧虑,关注当下的生活态度。 10. "湖山惊昨梦":描绘湖光山色的美景如同昨日梦境一般,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 11. "风雨感苍生":在风雨中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二首 其二 1948年岁暮初抵岭南》是近代诗人李祁于1948年底创作的词作。当时李祁正身处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时期,他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创作时间是1948年底,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关键的一年。随着国共两党斗争日益激烈,解放战争进入了关键时期。而此时的李祁,作为一位文人,对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视角。 其次,这一段时间内,李祁的人生际遇可谓跌宕起伏。他曾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抗日宣传工作,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然而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因种种原因被迫离开故土,流亡至岭南地区。在这段充满艰辛的岁月里,李祁心中充满了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和对战争的愤怒。这些情感都深深地融入到了他的词作之中。 最后,时代背景方面,1948年是国共两党斗争最为激烈的一年。在此前的岁月里,中国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国家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在这一背景下,李祁的词作无疑具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更反映了那个特殊时期整个民族共同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