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雁影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雁影三首 其三
碧海量愁未觉深,死生犹欲觅初心。萧疏落叶吹看尽,泪洒空林何处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同大海般深沉的忧愁尚不足以察觉其深度,在生死之间仍坚持寻找那颗不变的初心。萧瑟的落叶被风吹散无影无踪,泪如雨下在这片空寂的树林中无处追寻。
去完善
释义
1.碧海:这里指秋天的大海,比喻深沉的忧愁。 2.量:衡量,这里表示承受。 3.未觉深:没有感觉到更深。 4.死生:生死。 5.犹:还。 6.欲:想要。 7.觅初心:寻找最初的信念或目标。 8.萧疏:稀疏。 9.落叶:枯黄的叶子。 10.吹看尽:风吹过,叶子全部落光。 11.泪洒空林:眼泪洒在空旷的树林里。 12.何处寻:哪里去寻找。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借雁影寓情,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碧海量愁未觉深”,以大海比喻愁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忧虑。第二句“死生犹欲觅初心”,写出了诗人历经生死仍不放弃寻找初心的坚定信念。紧接着的“萧疏落叶吹看尽,泪洒空林何处寻”,则是诗人感慨年华易逝,青春不再,不禁泪洒空林,怀念过去的日子。整首诗哀而不伤,情真意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人生信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雁影三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李祁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所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借助于描绘雁影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哲理、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在绍兴二十六年这个时期,李祁经历了宦海沉浮,对于世事人生的思考逐渐成熟,同时也感受了社会动荡带来的民生疾苦。 绍兴年间,南宋朝廷正处在一个政治斗争激烈、民族矛盾激化的时代。绍兴和议后,虽然战争暂时平息,但民族间的隔阂与猜忌仍然深重。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李祁作为一位爱国文人,他的作品往往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对雁影的描绘,他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切。 在这首诗中,李祁通过雁影这一象征,寓情于景,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他通过描绘雁影飘渺的形象,暗示了人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匆匆过客,而雁影的消长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种人生观既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