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阴阴万户春寒重,小立还如梦。粘天草色又深青,惆怅凝眸总觉不分明。梨花一树飘香雪,到晚迎新月。柳丝无计只长垂,识得人间难展是愁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个关于春天和自然的诗句。从字面上看,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寒冷、梦醒时分、满眼的绿色、惆怅的目光、盛开的梨花以及柳树的新枝。这个诗句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美丽的一面,也有难以言喻的忧愁。在这个翻译中,我尽量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同时使其更符合现代白话文的表达方式。
去完善
释义
1. 阴阴:阴暗的样子。
2. 万户:指千家万户。
3. 寒重:寒气浓重。
4. 小立:稍稍站立。
5. 粘天:贴近天际。
6. 草色:草木的颜色。
7. 深青:深绿色。
8. 惆怅:形容因感到无奈而忧伤的情绪。
9. 凝眸:注视。
10. 不分明:看不清楚。
11. 梨花:梨树的花朵。
12. 一树:整棵树。
13. 飘香雪:形容梨花的香气像雪花一样飘散。
14. 到晚:到晚上。
15. 迎新月:迎来新月的出现。
16. 柳丝:柳树的枝条。
17. 无计:没有办法。
18. 只长垂:只是不断下垂。
19. 识得:知道。
20. 难展:难以舒展。
21. 是:表示肯定或强调。
22. 愁眉:愁苦的眉头。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一词,以“阴阴万户春寒重”开篇,直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通过“阴阴”和“春寒重”的描述,表现了春日的冷清和低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寒意袭来,仿佛是在提醒人们春天已经来临。接下来,词人以“小立还如梦”传达出自己站立在那里的迷茫和困惑,这也预示着整首词所要表达的主题:孤独、忧郁与失落。
接着,诗人用“粘天草色又深青,惆怅凝眸总觉不分明”来描写周围的景色,青草似乎要触摸天空,使得视野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不分明”既是对景色的真实描绘,也是对诗人心境的反映,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困惑和不解。
而“梨花一树飘香雪,到晚迎新月”则是诗人以梨花、新月等自然景象为背景,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然而,这看似美好的画面却掩盖不住诗人内心的悲凉。他通过“柳丝无计只长垂,识得人间难展是愁眉”传达了这种无法排遣的忧愁和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感慨。在诗歌中,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忧虑。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悲哀并存的事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祁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36年,正值唐文宗时期。此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皇权逐渐削弱,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李祁作为晚唐时期的一位文人,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早年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后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被贬为庶民。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感世态炎凉,人生无常,于是将这种心情融入到了诗歌创作之中。
在《虞美人》这首词中,李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以虞美人为题,寓意着美好时光的短暂易逝,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