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八声甘州 月来时,与迈恺论及《楚辞》,迈恺请作词纪念屈原,因为成《八声甘州》一首

标题包含
八声甘州 月来时,与迈恺论及《楚辞》,迈恺请作词纪念屈原,因为成《八声甘州》一首
记儿时午日最清妍,榴花映蒲觞。况行吟泽畔,遗风未沫,楚是吾乡。更喜辰沅避寇,云水日徜徉。纫秋兰为佩,寄我思长。三十馀年回首,问洞庭何似,几历沧桑。送纷纷过客,扰攘闹湖湘。祗骚魂好修不改,谅高驰天外尚翱翔。吾衰矣,此身未死,此意仍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想小时候的端午节最是美好,石榴花在阳光下灿烂如火,与菖蒲酒相映成趣。漫步在湖泊边,感受屈原的精神余韵,如今故乡已在楚地。更让人欣喜的是从湖南沅江一带躲过战乱,每日在云水中游荡,如屈原一般坚持自己的信念。用秋兰作饰物,寄托我深深的思念。至今已过了三十多年,对比洞庭的变化,经历了无数的世事沧桑。许多过客纷纷离去,湖湘之地依旧喧闹繁华。只是屈子的精神仍在磨练中不屈不挠,我们相信他仍在遥远的地方自由飞翔。虽然我已经老去,但我的身体和心意依然充满活力。
去完善
释义
1. 八声甘州:词牌名,原是唐代教坊曲名,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屈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身的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 2. 午日:指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人们会举行龙舟赛、吃粽子等习俗来纪念屈原。 3. 最清妍:形容景色美丽、风光宜人。 4. 榴花:指石榴花,夏季盛开,火红鲜艳。 5. 蒲觞:古人用蒲草编制的酒杯,此处代指饮酒。 6. 行吟泽畔:指屈原在汨罗江边行走吟咏的故事。 7. 遗风:指屈原留下的风骨和精神。 8. 沫:这里是消散的意思。 9. 楚是吾乡:屈原是楚国的大臣,这里的“楚”指的是楚国,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家乡。 10. 辰沅:湖南省的地名,位于武陵山区,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11. 避寇:躲避战乱。 12. 纫秋兰为佩:指将秋天采摘的兰草编织成佩饰,用来寄托自己的思绪。 13. 问洞庭何似:询问洞庭湖的现状如何。 14. 几历沧桑:指经历了多次世事变迁。 15. 纷纷过客:指来来往往的人们。 16. 扰攘:形容热闹、喧嚣的场景。 17. 湖湘:指湖南地区。 18. 祗:通“只”,仅仅,只是。 19. 骚魂:指屈原的精神。 20. 好修不改:指屈原始终坚持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21. 高驰天外:形容屈原的精神如同高空飞翔的雄鹰。 22. 吾衰矣: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表示作者已经步入老年。 23. 此身未死:指作者虽然年纪已大,但仍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24. 此意仍狂:指作者的心志依然坚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八声甘州》是作者李祁在与朋友迈恺讨论《楚辞》时所创作的。作品以屈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意。 开篇两句“记儿时午日最清妍,榴花映蒲觞”,描述了作者儿时的美好时光,通过“榴花”和“蒲觞”这两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意象,展现了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接着,作者提到自己在屈原故地行吟,感受到了屈原遗风,使得他更加坚定了“楚是吾乡”的信念。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叙述了自己在辰沅地区躲避战乱的生活经历,尽管环境艰苦,但他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纫秋兰为佩,寄我思长”,表达了他对屈原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下半阕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三十多年的岁月,感慨洞庭湖的沧桑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洞庭湖周边地区的忧虑。最后四句,作者借屈原的精神勉励自己,坚信虽然年华老去,但只要精神犹在,就能继续追求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是明代诗人李祁创作的一首词,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从标题中的“月来时,与迈恺论及《楚辞》”来看,可以推测大致在中秋月圆之夜。在这个传统佳节时刻,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谈论古代楚国著名文学《楚辞》及其代表人物屈原。屈原以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备受后人敬仰,这激发了诗人缅怀先贤之情。 当时正值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频仍。然而,身处其中的李祁并未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寻求人生价值和思想寄托。通过对屈原精神的反思与感悟,他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化为对现实的关切,借古讽今,揭示出民生疾苦、世态炎凉等诸多社会问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