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藤溪钓叟歌

标题包含
藤溪钓叟歌
藤溪钓叟清且奇,出处不与旁人知。翛然垂钓坐溪上,下上云月相追随。朝看溪上云,暮踏溪头月。青山绿水是生涯,红蓼丹枫共萧瑟。有时欲写苍龙姿,雷轰电掣风雨驰。高堂素壁见挥扫,凛凛毛发寒生肌。有时直向梅花下,弄笔摇毫恣描写。新条旧干总横斜,嫩蕊疏花亦潇洒。藤溪钓叟非钓徒,遁世不见真良谟。得鱼沽酒唤溪友,颠倒汗漫同驩娱。君钓藤溪鱼,我作藤溪歌。风尘澒洞豺虎出,一笑奈尔藤溪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藤溪的钓鱼翁很奇特,他的身世无人知晓。悠然自得地坐在溪边垂钓,天空中的月亮和云朵随他而动。早上看着溪上的云朵,晚上踏着溪头的月光。他的生活就在青山绿水中度过,与红蓼丹枫一起享受秋天的萧瑟。 有时候他想描绘龙的姿态,却画出了雷霆万钧、风雨狂奔的景象。在白色的墙壁前挥毫作画,使人感觉冷峻逼人。有时候他直接在梅花树下挥洒笔墨,尽情地描绘梅花的枝干和新芽。无论老的枝条还是新的树干,都是那样的自然和优雅;嫩的花蕾和稀疏的花朵也都显得潇洒。 这位藤溪的钓鱼翁并非普通的渔夫,他超脱世俗并不追求什么宏大的计划。只要能得到鱼,他就买些酒,叫上朋友,大家一起欢乐。你在藤溪钓鱼,我在为你唱歌。在这尘世之中,恶人就像豺狼虎豹一样出现,但我们的藤溪生活依然快乐无比。
去完善
释义
1. 藤溪:泛指诗人所生活的江南水乡之地。 2. 钓叟:钓鱼的老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3. 清且奇:言其心境清澈、行为奇特。 4. 翛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5. 朝看溪上云,暮踏溪头月:表示诗人在溪边度过了时光流转的日夜。 6. 青山绿水是生涯:表示诗人的生活与自然山水紧密相连。 7. 红蓼丹枫:描绘了秋天多彩的景色。 8. 苍龙:喻指巨鱼。 9. 高堂素壁:指在宏伟的殿堂墙壁上作画。 10. 毛发寒生肌:形容画技之高,使观者感到寒气逼人。 11. 梅花下:指在梅树旁。 12. 弄笔摇毫:指挥毫泼墨,描绘画作。 13. 直向:径直走向。 14. 真良谟:真正的治国之道。 15. 得鱼沽酒:钓到鱼就去买酒,表示与渔友们的简单快乐。 16. 颠倒汗漫:形容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17. 驩娱:欢乐。 18. 风尘澒洞:比喻纷乱的社会现实。 19. 豺虎出:比喻坏人当道。
去完善
赏析
《藤溪钓叟歌》描绘了一位隐逸于藤溪的钓鱼人。诗人以质朴的语言、明快的节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喧嚣,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画面。 首句“藤溪钓叟清且奇”,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既赞美了渔父品格的高洁,又凸显了其生活的独特之处。随后“出处不与旁人知”,道出了这位渔父生活方式的神秘,进一步突显了他的超凡脱俗。 接着描绘渔父的日常活动:“翛然垂钓坐溪上,下上云月相追随。”他悠然自得地坐在溪流边钓鱼,仿佛能与天上的日月共同升降。这种生活场景勾起了人们向往自然、渴望宁静的共鸣。 接下来的四句,“朝看溪上云,暮踏溪头月。青山绿水是生涯,红蓼丹枫共萧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渔父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所欣赏到的自然景观之美,以及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愉悦。 诗人在“有时欲写苍龙姿,雷轰电掣风雨驰。高堂素壁见挥扫,凛凛毛发寒生肌。”中,借用雷雨交加的自然景象,以及画中传神的笔触,形象地展现了渔父在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时,内心所产生的敬畏之情。 紧接着“有时直向梅花下,弄笔摇毫恣描写。新条旧干总横斜,嫩蕊疏花亦潇洒。”则描述了渔父在闲暇之余,用心描摹身边的梅树美景,将对自然的热爱融入到艺术创造之中。 最后几节诗里,诗人通过“藤溪钓叟非钓徒,遁世不见真良谟。得鱼沽酒唤溪友,颠倒汗漫同驩娱。”道出这位渔父并非一般的渔夫,而是个有着高尚情操的隐者。尽管隐姓埋名,与世隔绝,但他依然能在生活里找寻到乐趣和真情,与同样超脱世俗的友人共享欢乐时光。 整首诗歌,以一位隐逸于藤溪的钓鱼人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热衷,以及对自由不羁的人生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藤溪钓叟歌》是明朝诗人李祁所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五言长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这一时期正值明朝中叶,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 李祁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他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是一位有成就的文人。然而,他在官场并不得意,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这使得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藤溪钓叟歌》中,他以垂钓者的形象表达了这种情感。 此外,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包括当时的社会风尚。明朝中叶,文人雅士喜欢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之间。因此,诗歌中的“藤溪钓叟”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宁静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