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戴克光寄登峨眉绝顶诗二首

标题包含
答戴克光寄登峨眉绝顶诗二首
羡君仙骨自姗姗,独倚天风望海澜。云雪苍茫迷远岫,诗成百绝不知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羡慕你的优雅气质,独自倚在微风中看着大海。云雾和白雪使得远处的高山变得模糊,然而你在诗的创作中却感觉不到寒冷。
去完善
释义
1. 戴克光:诗人戴复古的字。 2. 峨眉绝顶: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绝顶指峨眉山的最高峰金顶,海拔3099米。 3. 羡:羡慕。 4. 君:指戴克光。 5. 仙骨:具有仙气或超脱凡俗的气质。 6. 自姗姗:形容行走缓慢优雅的样子。 7. 倚:靠在。 8. 天风:高空的风。 9. 海澜:海的波涛。这里借指东海。 10. 云雪:形容白云如同白雪般洁白。 11. 苍茫:形容景色迷茫。 12. 迷远岫:被远方的山峰所迷惑。 13. 诗成百绝:形容诗写得很好,意境高远。 14. 绝:绝妙的诗句。 15. 不知寒:不感到寒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戴克光的钦佩和羡慕之情,表达了他们各自在峨眉山之巅的登山历程。诗人以“仙骨自姗姗”来形容戴克光的仙人风采,暗示着他在登山过程中悠然自得、自信从容的姿态。随后,诗人又以“独倚天风望海澜”描绘出戴克光独自一人置身于山顶,任风吹拂的情景。这里的“海澜”不仅指海洋,更寓意广阔的天地和人生的无尽波澜。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用“云雪苍茫迷远岫”来描述峨眉山之颠的壮丽景色:云雾弥漫于山峰之间,山峦若隐若现,使得人们无法辨认远方的景色。而“诗成百绝不知寒”则展示了戴克光在此情境下创作的诗歌之美,以及他为了追寻灵感而不畏严寒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既表达了对戴克光的赞美与钦佩,也抒发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与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戴克光寄登峨眉绝顶诗二首》是南宋诗人李祁创作的一首长篇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70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祁已经步入了老年时期,经历了北宋灭亡、金兵入侵、南宋建立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他的生活足迹遍布四川、江西、福建等地,目睹了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在这个过程中,李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在南宋末年,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外患严重。在此背景下,李祁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他以峨眉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救国之道的愿望。同时,他也通过对戴克光的赞美,强调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共同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