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拍手趁西风。
惊起乖龙。
青山绿水古今同。
唯有一轮山上月,长照江中。
一点落金钟。
浑似虚空。
道人不住有云峰。
但是人家清酒瓮,行处相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拍掌追逐西风的方向。
瞬间让蛰伏的巨龙感到惊慌。
绿山与清流自古与现代相融。
只有山上的明月,永恒照亮江心。
钟声回荡如同定音鼓。
仿佛是虚无的影子。
道士们并不居于高峰云间。
只是他们来往的路途中,常常与香醇的酒相遇。
去完善
释义
《浪淘沙》:本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李祁:字景伯,北宋诗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浪淘沙》以飘逸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于生机的画面。首句“拍手趁西风”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以西风喻指突如其来的变故,通过“拍手”这一动作,展现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乐观。接着,“惊起乖龙”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果敢与坚定。
紧接着的两句“青山绿水古今同。唯有一轮山上月,长照江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青山绿水自古不变,唯有那山上的明月始终照耀着江水,寓意着在历史长河中,尽管世事变幻无常,但那些永恒的美好仍然陪伴着我们。
下片的开头两句“一点落金钟。浑似虚空”描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仿佛一切纷扰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纯净的世界。接下来的“道人不住有云峰。但是人家清酒瓮,行处相逢”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在云雾缭绕的山巅、清澈的酒坊里遇见知音,共同品味人生的美好。整首诗如同一幅山水画,既有山水美景,又有人生哲理,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浪淘沙》是宋代词人李祁的一首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北宋时期,也就是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
李祁生活在北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然而,他也见证了北宋晚期的腐败、内乱和金兵的侵略。这种时代背景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作为一名文人,李祁关注国家兴亡,关心民生疾苦。他在《浪淘沙》一词中,通过对黄河浪涛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借用黄河汹涌的波涛,寓意国家命运的沧桑巨变,以及对民族振兴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