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春阴淡淡,春波渺渺,帘卷花稍香雾。
小舟谁在落梅村,正梦绕、清溪烟雨。
碧山学士,云房娇小,须要五湖同去。
桃花流水鳜鱼肥,恰趁得、江天佳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里的阳光稀疏柔和,水面荡漾着微微的水波,窗帘卷起,带来了一阵花香和雾气。
那艘小船上是谁正在梅村的落花之中呢?他仿佛在梦里流连于那条清澈的小溪和烟雾般的细雨中。
那位碧山学士,还有那个娇小可爱的女子,他们都需要在这美丽的五湖地区一起游历。
那桃花飘落的流水里,鳜鱼肥美,这恰好是江天之间最美丽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春阴:春天的阴云。
2. 春波:春天的水波。
3. 帘卷花稍香雾:形容花朵的香味随着窗帘的卷起飘散在空气中。
4. 小舟谁在落梅村:疑问句,意思是小舟上是谁在落梅村。
5. 清溪烟雨:指清澈溪流上的雾气。
6. 碧山学士:指南宋诗人张栻(字敬夫,号南轩),曾任湖南安抚使,死后追赠为光禄大夫。因隐居碧山,故称“碧山学士”。
7. 云房:此处指美人居住的华丽房子。
8. 须要五湖同去:表达词人与友人一同泛舟五湖的愿望。
9. 桃花流水鳜鱼肥:描述桃花盛开时节,鳜鱼在溪水中游动的情景。
10. 恰趁得、江天佳处:意即正好可以欣赏到江天之间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鹊桥仙》是一首描绘春日水乡美景的词,词人在此词中以清新的笔触抒发了自己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悠然生活的向往。开头“春阴淡淡,春波渺渺”两句以春天特有的阴郁气氛和轻柔的水波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接下来的“帘卷花稍香雾”则细致地展现了春天花开时节的芬芳气息。接下来的“小舟谁在落梅村,正梦绕、清溪烟雨”两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小舟以及落梅村的美景。“碧山学士,云房娇小,须要五湖同去”三句则是词人对一同欣赏美好景色的朋友的邀请与期盼。而最后的“桃花流水鳜鱼肥,恰趁得、江天佳处”则以鳜鱼和桃花描述江天的景色,传达了作者对于此刻美好生活的赞美。整首词以宁静的风景和生活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欢快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鹊桥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描绘七夕题材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6年,正值南宋中期。在这一年里,辛弃疾辞去了江西漕运使的职务,回到上饶地区的带湖别墅闲居,开始了一段长达八年的田园生活。这段时间对于辛弃疾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因为他始终未能实现北伐中原、恢复祖国山河的抱负。
在辛弃疾所处的时代,南宋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威胁和内部腐败问题。北方的金国势力强大,对南宋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在南宋国内,权臣当道,政治腐败严重,国家形势岌岌可危。在这种背景下,辛弃疾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来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激发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鹊桥仙》一词,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引子,表达了辛弃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民族大义的坚守。他借牛郎织女的形象,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期盼。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中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