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孙彦能游山庵

标题包含
同孙彦能游山庵
缘崖涉清泚,披草得幽径。萧条双桧闲,独立一松劲。入门听微钟,心垢一时净。向来饱干戈,栋宇兀偏正。空庭鸟雀喧,坏壁龙虎暝。徒能起咨嗟,无复耸观敬。三叹复出门,乾坤几时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沿着山崖走到清澈的水边,拨开草丛找到隐秘的小路。两棵古老的松柏寂静而立,一棵独自挺拔的松树充满力量。进门听到轻微的钟声,心中的污垢顿时消散。这里曾经饱受战乱之苦,房屋虽然已经破旧但依然坚固。空旷的庭院里鸟雀喧闹,斑驳的墙壁上龙腾虎跃的图案已经模糊不清。我只能感叹岁月的无情,再也无从心生敬畏。再三叹息之后走出屋子,不知道这个世界何时才能恢复安宁。
去完善
释义
《同孙彦能游山庵》注释: 1. 缘崖:沿着山崖。 2. 涉清泚:涉,渡过;清泚,清澈的溪水。 3. 披草:拨开草丛。 4. 萧条:形容草木凋零,环境冷清。 5. 双桧:两棵桧树。 6. 独立:单独挺立。 7. 一松劲:一棵松树的枝干挺拔。 8. 心垢:内心的烦恼和杂念。 9. 微钟:轻微的古钟声。 10. 饱干戈:经历过战乱。 11. 栋宇:房屋建筑。 12. 兀偏正:指房屋结构依然端正。 13. 空庭:空旷的庭院。 14. 坏壁:破旧的墙壁。 15. 龙虎暝:龙和虎的雕刻图案模糊不清。 16. 咨嗟:感叹。 17. 无复:不再。 18. 耸观敬:表示尊敬而仰视。 19. 三叹:多次感叹。 20. 乾坤:天地。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同孙彦能游山庵》中,诗人李祁以游览山庵为主题,展示了他对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特视角和深沉感慨。全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景画卷。 首联“缘崖涉清泚,披草得幽径”描绘了作者在山间穿行、探幽寻径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亲近与敬畏之情。“萧条双桧闲,独立一松劲”则是对山间古木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山庵环境的宁静与肃穆。 颔联“入门听微钟,心垢一时净”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进入山庵后,感受到的环境熏陶和人文关怀,使人心灵得以净化。同时,这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禅宗文化的向往与理解。 颈联“向来饱干戈,栋宇兀偏正”则揭示了山庵历经战乱而保存下来的艰辛历程,以及诗人在此所体会到的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 尾联“空庭鸟雀喧,坏壁龙虎暝”进一步展现了山庵残破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惋惜之情。最后两句“徒能起咨嗟,无复耸观敬”则道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庵环境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入思考。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孙彦能游山庵》是北宋诗人李祁所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作于宋仁宗时期(公元1022年-1063年在位)。在创作此诗时,李祁刚结束科举考试并取得进士及第的荣誉,从此踏上了仕途生涯。 当时,北宋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士人阶层热衷于游学、交游和题诗作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李祁与其他文人雅士一起游览山庵,欣赏自然风光,抒发胸臆。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草木繁茂的景象,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景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