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居首夏十首示外孙陈祖兰

标题包含
山居首夏十首示外孙陈祖兰
东风满意绿周遭,乍著单衣脱敝袍。最爱晚凉新浴罢,坐看春笋过林高。前年新觅数株梅,移向庭前手自栽。惆怅近来风土薄,殷勤难得一枝开。山前山后翳蒙茸,荆棘藤梢谩作丛。愿得长年撑饱饭,自锄烟雨种高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绿了四周的风景,我穿上单衣,脱去了破旧的外袍。最喜欢在晚凉的时候沐浴后,静静地坐着看竹笋穿过树林长得高高的。前年我在附近寻找了几株梅花,亲手把它们移栽到庭院里。遗憾的是近来的天气让它们生长得并不太好,难以看到它们开花的景象。山前山后都被草木遮蔽,荆棘和藤蔓胡乱地生长着。真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去欣赏美食,然后自己拿起锄头在雨中种植高大的松树。
去完善
释义
1. 东风:春风。 2. 周遭:周围,四周。 3. 乍:刚刚。 4. 著:穿。 5. 敝袍:破旧的衣服。 6. 晚凉:傍晚的凉爽。 7. 浴罢:洗澡之后。 8. 春笋:春季生长的笋子。 9. 林高:树林高处。 10. 新觅:新找到。 11. 梅:梅花树。 12. 移向:移栽到。 13. 庭前:庭院前面。 14. 手自栽:亲手种植。 15.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感到若有所失。 16. 风土薄:指土壤贫瘠。 17. 殷勤:尽力照顾。 18. 一枝开:指一棵植物开花。 19. 山前山后:指山的两面。 20. 翳蒙茸: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 21. 荆棘:带刺的小灌木。 22. 藤梢:藤蔓的末端。 23. 谩作丛:胡乱生长成一丛。 24. 撑饱饭:吃饱饭。 25. 锄烟雨:在烟雨蒙蒙中耕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山间生活为主题,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亲近和谐的生活态度。首句“东风满意绿周遭”描绘出春光明媚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接下来的两句“乍著单衣脱敝袍。最爱晚凉新浴罢,坐看春笋过林高。” 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生活的惬意时刻,通过换衣、沐浴、观笋等细节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紧接着,诗人借咏物表达了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他提到“前年新觅数株梅,移向庭前手自栽。惆怅近来风土薄,殷勤难得一枝开。” 新觅梅花却开不出花来,象征着希望的破灭,展示了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转向描写自然的景色以及表达个人愿望:“山前山后翳蒙茸,荆棘藤梢谩作丛。愿得长年撑饱饭,自锄烟雨种高松。” 描述了山林的原始状态和荆棘藤蔓丛生景象。并寄语自己的期望——在田间劳作、种植高松,自给自足的山间生活。 整首诗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居首夏十首示外孙陈祖兰》是明代诗人李祁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十首,创作于明朝中期,当时李祁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这首诗中,李祁通过描绘初夏时节的山居景色,表达了其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纷争的厌倦。 李祁生活在明朝中叶,这个时期,明朝国力逐渐衰弱,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选择归隐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李祁也不例外,他选择在山林间度过余生,以诗为伴,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山居首夏十首示外孙陈祖兰》这组诗中,李祁通过对初夏山景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告诫自己的外孙陈祖兰,要像山林中的草木一样,坚韧不拔,任凭风吹雨打,始终坚守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