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铁树开花始见春,可知天亦偶从人。如今一日三薰沐,可得明年见此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铁树开花时才是春天来临的标志,可见苍天也会偶尔迁就人类。现在每天都沐浴三次,希望能保佑我们明年的这个时候还能看到同样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铁树:指植物名称,学名苏铁,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
2. 始见春:开始见到春天的景象。
3. 可知:可以知道或理解的意思。
4. 天亦偶从人:天意也会偶然顺从人的意愿。
5. 一日三薰沐:一天要洗三次头,表示清洁卫生的重视。薰沐,古代汉族的一种礼仪,指洗头。
6. 得:得到、获得的意思。
7. 明年:下一年或者第二年。
8. 见此辰:看到这个时刻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是宋朝诗人李祁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诗人在诗歌中通过对“铁树开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感慨。
首句“铁树开花始见春”,描述了铁树开花这一罕见的自然景观,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来临。这里的“铁树开花”寓意着罕见而美好的事物,象征着生活的惊喜和希望。“始见春”则强调了春天到来时的欣喜之情。
次句“可知天亦偶从人”,揭示了自然的奥秘与人的偶然相遇。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表达了对生活奇迹的赞美和对上天的敬仰。同时,这句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偶然性,但正是这些偶然的因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接下来的两句“如今一日三薰沐,可得明年见此辰”,则是诗人对时间的感叹。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日三薰沐”,形象地表达出时光流逝的速度之快。其中,“可得明年见此辰”意味着诗人渴望在新的一年里再次目睹如此美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的珍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是明代诗人李祁的作品。在明朝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众多文人墨客通过读书科考,求取功名。然而,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许多文人在科举道路上屡试不第,郁郁不得志。
作为一位明朝的文人,李祁在这一时期遭遇了挫折。尽管他才华横溢,但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失利。这使得他的生活陷入困境,心情也变得沉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祁写下了这首《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感慨。
在诗中,李祁以梅花的形象自喻,展现了他在寒冬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他以梅花盛开于严冬,独傲风霜的品质,暗示了即使生活再困苦,也要保持自己的品格和尊严。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探讨,以及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