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戴克光寄登峨眉绝顶诗二首 其二
新诗诵罢又徘徊,万斛闲愁暂拨开。拟倩天风吹我去,清宵和梦觅峨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吟唱完新的诗歌之后我又在原地徘徊,万千烦恼顿时得到缓解。希望天上的清风能把我带走,在宁静的夜晚与梦境一起寻找那美丽的峨眉山。
去完善
释义
1. 新诗:指戴克光寄来的诗篇。
2. 诵罢:阅读完毕。
3. 万斛闲愁:形容大量的忧愁。斛,古代容量单位。
4. 拨开:指暂时排解。
5. 拟倩:打算请托。
6. 天风:高空之风。
7. 清宵:清静的夜晚。
8. 和梦:与梦境相似或相像。
9. 峨眉: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答戴克光寄登峨眉绝顶诗二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李祁的诗歌作品。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峨眉山景色的向往和对戴克光诗作的赞美。
“新诗诵罢又徘徊”,这句诗描述了诗人诵读戴克光的诗作后的感受。“新诗”指代戴克光的诗作,诗人读完这首诗后,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静,因此说“又徘徊”。
“万斛闲愁暂拨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阅读戴克光诗作后的情感变化。“万斛闲愁”形容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烦恼之多,而“拨开”则表示在欣赏戴克光的诗作后,这些忧虑和烦恼暂时得到了缓解。
“拟倩天风吹我去,清宵和梦觅峨眉”,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峨眉山景色的向往之情。诗人希望能借助神奇的力量(如天风)把自己带往峨眉山,以便在梦境中领略这座名山的壮丽景色。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使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祁的《答戴克光寄登峨眉绝顶诗二首 其二》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这个时期,李祁担任了四川巡抚的职务,对于峨眉山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好友戴克光则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二人因公务原因难以相聚。
在明朝初期,社会相对安定,但由于朱元璋即位后对知识分子及官员进行打压,使得士人阶层普遍表现出忧虑和恐惧。李祁作为一位正直的官员,他在工作中时常感受到这种压力。尽管如此,他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与好友相互寄诗来排解心中的郁结。
戴克光在远方寄来的诗篇中表达了对峨眉绝顶的向往之情,这让李祁产生了共鸣。于是,他以同样的心境和情感,写下了《答戴克光寄登峨眉绝顶诗二首 其二》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在这首诗中,李祁描绘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他与戴克光之间深厚的友谊,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