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长忆孤舟去国时,每闻画角总生悲。只今世味都尝遍,解说伤心是费词。惊客梦,欲愁眉。无端清泪涴征衣。何当化作杨枝露,洒向人间没个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常常回忆起独自乘船离开故乡的日子,每次听到号角声总会生出悲伤。如今已经尝尽了世上的各种滋味,要解释何为伤心实在难以言表。梦境突醒,愁眉难展。眼泪不禁流淌在远行的衣襟上。何时能化作滋润人间的甘露,让世人都不再感受这份悲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孤舟:比喻离家远行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2. 去国:离开自己的国家,这里指离开故乡。
3. 画角:古代军队中用以发号施令的号角,这里用来形容悲壮的气氛。
4. 世味:人生的各种滋味,这里指经历的种种磨难。
5. 解说:描述,表达。
6. 无端:无缘无故地。
7. 清泪:泪水,这里指伤心的泪水。
8. 涴征衣:沾染在旅行者衣服上的泪水。
9. 杨枝露:古人认为杨柳枝可以驱邪治病,这里比喻消除悲伤的方法。
去完善
赏析
《鹧鸪天》这首词中,作者李祁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和对世味的感慨,表达出他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开篇两句“长忆孤舟去国时,每闻画角总生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离别故土、乘船远行的场景,以及听到军号声时的悲伤之情。紧接着的“只今世味都尝遍,解说伤心是费词”,则是作者对自己历经沧桑、饱尝世态炎凉的真切感悟。下阕中的“惊客梦,欲愁眉。无端清泪涴征衣”,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世事无常、离别之苦而产生的无奈与哀愁。结尾两句“何当化作杨枝露,洒向人间没个知”,则展现了诗人愿将自己化为滋润万物的甘露,默默奉献于世间的美好愿景。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鹧鸪天》是南宋诗人李祁的一首词作。此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确考。李祁生逢战乱之世,曾数次举兵抗金,但未能如愿。这首词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在李祁生活的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金兵屡次南下侵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李祁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他积极投身抗金事业,希望能为国家尽一份力。然而,当时的南宋朝廷昏庸无能,无法抵抗金兵的侵略。这使得李祁感到无比痛心,也使他更加坚定了抗金的决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祁创作了这首《鹧鸪天》。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英勇抗金将士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战乱中的百姓的深切同情。整首词充满了悲壮的情感,展现了李祁作为一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