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杂诗六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杂诗六首 其一
四序若转毂,万物变秋风。 萧骚簷边月,赫赤江上枫。 寒鸱坐晴屋,阴虫凄暮丛。 灵鳯杳何许,寂寂朝阳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挚(1030年-1098年),字莘老,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刘挚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进入官场。他在地方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 2. "转毂":指车轮转动,这里形容季节更替的速度。 3. "萧骚":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4. "簷边月":指挂在屋檐上的月亮。 5. "赫赤":形容颜色鲜艳。 6. "江上枫":指江边枫树。 7. "寒鸱":指冬天的猫头鹰。 8. "晴屋":指晴朗天气的屋子。 9. "阴虫":指阴暗处的虫子。 10. "暮丛":指傍晚的草丛。 11. "灵鳯":凤凰,这里用来比喻贤能之士。 12. "杳":形容遥远。 13. "朝阳桐":朝阳下的梧桐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交替、万物更迭的景象,以及孤独寂静的情感氛围。首句以“四序若转毂”比喻季节更替迅速,而“万物变秋风”则表现出在岁月流转中万物所产生的变化。颔联中的“蕭騷簷边月”和“赫赤江上楓”描绘出秋天的景色,月光映照下屋檐显得蕭瑟,而江边枫叶如火红般炽烈。颈联中的“寒鸱坐晴屋”和“阴虫凄暮丛”则展现了秋天冷清的气氛,晴天的房屋上空只有冷冷的鸱鸟,傍晚的草丛里传来悲伤的虫鸣。尾联中的“灵鳯杳何许”和“寂寂朝阳桐”传达了一种寻觅无果的失望与无奈,凤凰无踪可寻,朝阳下的梧桐树也是一片寂静。整首诗抒发了人生际遇无常、情感孤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敏感的心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诗六首·其一》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刘挚在公元1080年左右所创作的一组杂诗中的一首。这一时期,正值王安石变法时期,刘挚作为一个忠诚的儒士,对于时代的变革有着深刻的思考。 刘挚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步入仕途。然而,他在任职期间屡次遭到贬谪,这让他对官场有着清醒的认识,也对世事无常有了更深的体会。因此,他的诗歌中既有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这个时代,王安石正大力推行新法,试图通过改革来解决国家的问题。然而,新法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引发了朝野之间的激烈争论。刘挚作为一位儒家学者,他既看到了新法带来的好处,也担忧其中的弊端。这种矛盾的心态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