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孟博寄孟坚韵
汝到家时解我忧,归来何处遇中秋。
梦游沧海休回首,路入浯滩稳泛舟。
屋里琴书无汝爱,宅边松菊为吾留。
朋游若问南方事,莫说琼州胜越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你回到家时,你会让我感到轻松。你在哪里度过这个中秋节呢?
在梦中畅游大海,不需要回头张望;平稳地驾船驶过浯滩。
家中的书籍和琴声并不吸引你,但院子里的松树和菊花却留下了我的足迹。
如果朋友们问起南方的情况,不要告诉他们海南比绍兴更好哦。
去完善
释义
《用孟博寄孟坚韵》注释:
1. 孟博:指东汉著名文人徐稚,字孟博。这里以孟博代指作者的好友。
2. 孟坚:指东汉著名文人应劭,字孟坚。这里以孟坚代指作者自己。
3. “汝到家时解我忧”: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听到你安全回家的消息时,我的担忧就会得到缓解。“家”指的是作者的家。
4. “归来何处遇中秋”: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回到家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中秋节。“中秋”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这一天是月圆之夜。
5. “梦游沧海休回首”: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梦中游览大海时,不要回头张望。“沧海”指的是大海。
6. “路入浯滩稳泛舟”:这句话的意思是,走在浯滩这个地方,乘船航行平稳。“浯滩”是地名,位于福建省。
7. “屋里琴书无汝爱”: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里的琴和书籍对你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琴书”是指乐器和书籍。
8. “宅边松菊为吾留”: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家的松树和菊花为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松菊”是指松树和菊花,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品质。
9. “朋游若问南方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朋友们问起南方的事情。“朋游”是指朋友之间的交往。
10. “莫说琼州胜越州”: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说琼州比越州更好。“琼州”和“越州”都是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海南省和浙江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的李光。诗人以豪放、磊落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性情。这首《用孟博寄孟坚韵》展现了诗人豪放而又沉稳的性格特点。
首联诗人采用假设的手法,写到自己对未来的期盼:“汝到家时解我忧,归来何处遇中秋”。诗人设想自己在家乡等待对方的归来,希望对方可以化解自己的忧愁,一起共度中秋节。这一场景显得温馨而美好,体现了诗人的温情与期待。
颔联诗人写道:“梦游沧海休回首,路入浯滩稳泛舟”。诗人在这两句中描绘了想象中的海上风光,并告诫自己在遨游大海时不要回头留恋过去,要勇往直前。这是诗人面对困境时乐观、坚定的态度。同时,这句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颈联诗人说道:“屋里琴书无汝爱,宅边松菊为吾留”。这两句诗人自嘲家中没有值得对方喜爱的东西,却留下了自己钟爱的松菊。表达了诗人独立的精神世界,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尾联诗人借题发挥,言及朋友问及南方的情景,他回答道:“莫说琼州胜越州”。这里诗人以南方的两个地区(琼州、越州)为例,意在表达自己并没有偏袒某地的想法,而是为了表达南方各地的美好。这也展现了诗人豪放、坦诚的性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用孟博寄孟坚韵》是南宋诗人李光创作的一首抒发友情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在这期间,李光因反对韩侂胄的北伐政策而被贬谪到建州(今福建建瓯)。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内部存在主战派和主和派之争。李光作为主和派的一员,主张与金国保持和平,以保障国家的稳定和民众的福祉。然而,时任权臣韩侂胄却主张对金国发动战争,以求收复北方失地。由于这一立场分歧,李光被排斥出朝廷,并被流放到偏远地区。
在流放期间,李光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关心国家大局。他与朋友们的联系并未因此而断绝,反而更加珍视彼此之间的友谊。这首《用孟博寄孟坚韵》就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写给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