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江红·仙姥来时

标题包含
满江红·仙姥来时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姜夔(1208年-约126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姜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姜噩是进士出身,曾任汉阳知县。然而,在姜夔幼年时,他的父...查看更多
Tinababy1990
去完善

译文
仙女降临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千顷的绿色波澜。她们乘坐的战车与飘动的乌云一起降下,依稀可见的前山。这些仙女驾车由金色的龙拉拽,头冠则镶嵌着玉石。当夜幕降临,风声静下来的时候,四周变得寂静无声,只能听到她们的佩环声。 奇迹般的事情,你要仔细看看。她们守住淮右,阻挡江南。派遣六位仙人各自镇守在关隘,像是雷电一般守护着那里。可是可笑的是,尽管有如此多的仙人守护,还是让曹操轻易地逃离了。又有谁知道呢?其实那些人就在小红楼的帘幕之后。
Tinababy1990
去完善
释义
仙姥:传说中仙界的女神。 望:观望,远望。 千顷翠澜:形容湖泊水面广阔如绿色的波澜。 旌旗:旗帜的总称,这里指代军队。 依约:大概,似乎。 前山:前面的山峰,这里可能指军事要地。 命驾:命令驾车,意指行动或出发。 群龙金作轭:用金子制成的马轭套在马上,形容豪华的车队。 相从:相互跟随,这里指随行的女眷。 诸娣:姐妹的统称,这里可能指随行的侍女。 玉为冠:用玉石做成的头冠,形容高贵的女子。 夜深:时间晚,深夜。 风定:风停,风力减弱。 佩环:装饰品,这里指女子的饰品。 奠淮右:安定淮右地区,这里指抗击敌人。 阻江南:阻止敌军向南发展。 遣六丁雷电:派遣六丁神像闪电一样迅速前进。 别守东关:分别把守东关,确保安全。 英雄:这里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一篙春水:形容水流缓慢,这里指军事防线薄弱。 曹瞒:曹操的小名,这里指敌军。 小红楼:富贵人家的小楼房。 帘影间:窗帘的影子之间,这里指深宅大院。
Tinababy1990
去完善
赏析
《满江红·仙姥来时》以“千顷翠澜”开篇,展现了浩渺的水面和美丽的景色,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随着“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的描绘,我们仿佛看到一幅江山图卷,天地之间,云雾缭绕,映衬出仙境般的景象。诗人用“金作轭”和“玉为冠”形容群龙和诸娣的形象,彰显了他们的尊贵地位。 接下来的诗句中,“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与前面的壮丽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神奇处”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引导读者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而“奠淮右,阻江南”则揭示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在保卫边疆的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随后,诗人描述了“六丁雷电,别守东关”的英雄形象,展现出一股正义之气。同时,“一篙春水走曹瞒”的讽刺意味浓郁,暗示英雄的无能,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然而,诗人并未让这种悲观情绪持续太久,最后两句“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笔锋一转,给人以希望。 整首词宛如一幅山水画,既有壮观的江山景色,又有细腻的人物描绘,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在词人的笔下,英雄与神仙交织,梦境与现实共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世界。
Tinababy199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仙姥来时》是南宋词人姜夔在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所创作的。这一年,姜夔因为战乱和流离失所,生活陷入了困境。他在杭州的西湖边度过了困苦的时光,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这段时间里,姜夔对于古典诗词的热爱使他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熏陶,他的词风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首《满江红·仙姥来时》便是他在这段时间内所创作的典型作品。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仙境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南宋社会的繁荣与动荡,以及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Tinababy199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