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思归

标题包含
春日思归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壮志未酬三尺剑, 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唐宣宗大中元年(857年)进士。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李频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为日后的文学成就打下了坚实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风不息如环扣般缠绵,一夜思家白发渐生。豪情壮志犹在三尺之剑,无奈空留岁月;艳羡那自在的浮云和飞鸟,因风来去无牵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情:春天的情怀,此处指思乡之情。 2. 连环:相连的环,此处比喻思乡之情连绵不绝。 3. 一夕:一夜之间。 4. 思归:思念故乡。 5. 鬓:鬓角,头发的边缘部分。 6. 斑:斑点,此处形容白发。 7. 壮志:远大的志向。 8. 未酬:尚未实现。 9. 三尺剑:古代的剑通常长三尺,此处代指武器。 10. 却羡:却为羡慕之意。 11. 浮云:飘动的云彩。 12. 飞鸟:飞翔的鸟儿。 13. 因风:随风。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连环”比喻连绵不断的春情,形象地展现出春天的柔情和思念故乡之情。首句便已描绘出内心的矛盾冲突:一方面,作者在春日美景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另一方面,却由于思归之情导致头发斑白,表达了诗人愁肠百结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壮志未酬三尺剑”则突显了诗人的壮心之志及抱负未实现的无奈,紧接着却又抒发了对浮云、飞鸟的自由向往,寓意着诗人对世俗束缚的挣脱和对无拘无束生活状态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浓郁,情感起伏跌宕,既展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现实困境,又流露出其渴望自由的心绪,彰显了诗人的复杂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思归》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描绘乡思之情的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节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离愁别绪和归乡之心。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时期,此时的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兴盛,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李频作为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频正身处他乡,远离家乡的他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故乡。这种思乡之情在当时的社会中非常普遍,因为唐朝时期的人们常常因为战争、求学、经商等原因离开家乡,在外奔波,离家之苦成为人们共同的经历。 此外,唐朝时期的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也对人们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影响。当时的朝廷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使得许多文人学子离家赴京应试。同时,唐朝是一个崇尚文化交流和包容的时代,人们对外来文化持开放态度,这也使得人们在离家之时更容易产生乡愁之情。 综上所述,《春日思归》这首诗歌是在唐朝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节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离愁别绪和归乡之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