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台

标题包含
九日台
甲光如水戟如霜,御酒杯浮菊半黄。 东日西风满天仗,箫韶一部奏清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甲光如水戟如霜:盔甲的光芒像水一样柔和,兵器像霜一样洁净。 御酒杯浮菊半黄:皇帝的酒杯里漂浮着菊花,金黄色的花瓣在酒中微微摇晃。 东日西风满天仗:东方的阳光和西边的微风共同点缀着天空,如同华丽的仪仗。 箫韶一部奏清商:箫声悠扬,犹如一曲和谐的乐章。
去完善
释义
《九日台》:杨修(189-244)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末年名臣,文学家。 1.甲光如水戟如霜:甲光,指代盔甲的闪光。戟如霜,形容兵器如霜一般雪亮。整句描述九日台上士兵盔甲闪烁,兵器雪亮的景象。 2.御酒杯浮菊半黄:御酒,皇帝饮用的美酒。菊半黄,指菊花逐渐变黄的时节,通常与重阳节(九月九日)相连系。整句描绘重阳节这天皇帝饮酒赏菊的景象。 3.东日西风满天仗:东日,东方升起的太阳;西风,西面吹来的风。满天的朝霞晚风象征四季更迭。天仗,天上的星象。这句是作者对季节变换和自然景色的赞美。 4.箫韶一部奏清商:箫韶,传说舜帝时的一种乐舞。清商,古代五音之一。这句用箫韶乐舞的演奏来表达祥和的氛围。
去完善
赏析
《九日台》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皇家园林的美景以及人们在这时的欢庆活动。首先“甲光如水戟如霜”两句,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表现出皇帝盛装阅兵的庄严和威仪。接着的“御酒杯浮菊半黄”则展示出皇帝赏赐菊花酒的场景。随后“东日西风满天仗”描述了整个活动的氛围和环境。最后一句“箫韶一部奏清商”则是表达当时宫廷音乐的美好和盛世的繁华。全诗在庄重、喜庆的氛围中,也体现出重阳节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台》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杨修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88年左右,正值东汉末年的动荡时期。 在创作《九日台》时,杨修作为当时著名的文人,身处乱世之中,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际遇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一生都在寻求政治上的出人头地,但因时运不济,多次受到朝廷的冷落和排斥。他曾先后担任郎中、主簿等职位,但最终因卷入政治斗争而遭曹操杀害,年仅44岁。 在杨修所处的时代,东汉王朝已经陷入了严重的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之中。宦官专权、外戚干政使得朝政日益衰败,民众生活困苦。同时,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势力也愈演愈烈,使得国家局势更加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杨修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悲悯情怀,创作了这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九日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