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时歌
茫茫古堪舆,何日分九州。
封域如许大,仅能著我胸中愁。
浇愁须是如渑酒,曲波酿尽银河流。
贮以倒海千顷黄金罍,酌以倾江万斛玻璃舟。
天为青罗幕,月为白玉钩。
月边天孙织云锦,制成五色蒙茸裘。
披裘把酒踏月窟,长揖北斗相劝酬。
一饮一千石,一醉三千秋。
高卧五城十二楼,刚风冽冽吹酒醒,起来披发骑赤虬。
大呼洪崖拍浮丘,飞上昆仑山顶头。
下视尘寰一培塿,挥斥八极逍遥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广袤的古九州,何时才能分到一片地。
虽地域如此辽阔,却难掩我心中的忧虑。
解忧需有美酒相伴,就像那曲波酝酿出的银河般甘醇的酒水。
用那倾倒大海般的黄金酒杯斟满酒,举杯间仿佛倾泻江河的清澈酒水。
天空如同一幅蓝色的纱幕,月亮像白玉制成的鱼钩。
在月亮旁边,织女星正在编织彩云般绚丽的衣裳,它如同五彩斑斓的绒毛外套。
披着这美丽的毛皮,手持酒杯,踏着月光漫步,向北斗七星举杯敬酒。
一杯便已胜过千钧之力,一次醉酒便能忘却千秋往事。
悠然地躺在五座城池与十二楼阁之间,寒风拂面让我渐渐醒来,然后披散头发骑着红色的飞龙。
大声呼喊洪崖和浮丘两位仙人,一起飞翔到昆仑山的顶峰。
向下俯瞰世界如同土堆,自由自在地在八方遨游。
去完善
释义
1. 《醉时歌》:元朝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诗。
2. 古堪舆:古代的地理观念。堪舆是指地势、地貌等地理条件。
3. 分九州: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相传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4. 封域:领土、疆域的意思。
5. 浇愁:消愁、解闷。
6. 如渑酒:指美酒。渑水,古代中国的一条河,传说其水酿酒味道醇厚。
7. 曲波:曲折的水波,这里用来形容酒的质地和色泽。
8. 酿尽银河流:把银河都酿成了酒,形容酒的丰富与美好。
9. 黄金罍:金黄色的酒器。
10. 万斛玻璃舟:形容载满美酒的容器。斛,古代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用于计量谷物,一斛约为十斗;玻璃舟,透明的酒器,借指美酒。
11. 天为青罗幕:以天空为背景。青罗,青色丝绸,这里指代天空。
12. 月为白玉钩:以月亮为点缀。白玉钩,白玉般的弯月,这里比喻月亮。
13. 月边天孙织云锦:在月亮旁边,有仙女正在编织五彩的云锦。天孙,天上的仙女。
14. 五色蒙茸裘:五彩斑斓的毛皮大衣。五色,指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蒙茸,形容蓬松杂乱的毛发。
15. 踏月窟:踩着月光行走。
16. 长揖北斗相劝酬:向北斗星行礼,感谢它的陪伴。长揖,深深的鞠躬;北斗,北极星,古人认为它是众星的中心。
17. 一饮一千石:一口气喝下一千石的美酒。
18. 一醉三千秋:一醉就是三千年。
19. 高卧五城十二楼:指居住在仙境。五城十二楼,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20. 刚风:强劲的风。
21.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22. 浮丘:也是传说中的仙人。
23. 昆仑山:位于中国西部的一座高山,古人认为它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24. 尘寰:人间,尘世。
25. 培塿:小土堆。
去完善
赏析
《醉时歌》是元代诗人黄庚的一首咏酒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酒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飘逸超脱的人生理想。
首句“茫茫古堪舆,何日分九州”,诗人以浩瀚的历史和地理为背景,表达了世事沧桑、江山更替的感慨。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广阔的地域空间,强调了内心忧愁的深沉与强烈。而“浇愁须是如渑酒”则暗示了诗人借酒消愁的精神诉求。
在诗人的想象中,酒犹如银河般的汹涌波涛,它不仅是浇愁的良方,更是对诗人激情与豪情的激发。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诗人将酒的形象塑造得生动且富有浪漫气息。同时,“贮以倒海千顷黄金罍,酌以倾江万斛玻璃舟”两句,通过对饮酒器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放的酒量和澎湃的热情。
随后,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以青天为背景,以明月为玉钩,以银河为酒液,以云锦为外衣,形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超凡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诗人披裘、踏月、握杯,与北斗相伴,共赴千古盛会。
而在欢愉的背后,诗人亦在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寄情于酒,将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融入诗篇之中,传达了人生如梦幻泡影的思想。
最后,诗人以高卧五城十二楼、骑赤虬、呼洪崖、飞上昆仑山的形象,展示了其豪放磊落、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在这份豪迈背后,实则是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时歌》是南宋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描绘市井生活的小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南宋中叶,国家内外交困,战乱不断。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但民间依然保留着浓郁的烟火气,黄庚以他的诗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在这段时间里,黄庚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学习诗书礼乐。然而,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取得功名。因此,他开始关注民间疾苦,用心体会百姓的生活。同时,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艺术、哲学等问题,这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在嘉定年间,南宋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民族矛盾加剧,金人入侵,战火连天;另一方面,统治者奢侈享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庚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以诙谐幽默的手法描绘了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传达出人间烟火的美好,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问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