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摄池州留别东溪隐居
一官仍是假,岂愿数离群。愁鬓看如雪,浮名认是云。
暂辞南国隐,莫勒北山文。今后松溪月,还应梦见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虽然这个职位是假的,但我仍然愿意保持与他人的联系。我的白发看起来像雪一样,而我的名誉就像浮云一般。暂时告别南方的隐居生活,不要束缚北方的文学创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在松溪月下,怀念你的陪伴。
去完善
释义
1. 假:这里指代理或暂时任职的官员。
2. 东溪隐居:作者在池州的隐居处。
3. 数:多次。
4. 离群:离开志同道合的朋友。
5. 愁鬓:忧愁的鬓发,形容年纪大。
6. 看:显得,表现出。
7. 浮名:虚名,这里指做官的名声。
8. 北山文:这里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的“北山”是作者的比喻,表示自己不愿像陶渊明那样过与世隔绝的生活。
9. 今后:从今以后。
10. 松溪月:形容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表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朱湾离别东溪隐居时的抒怀之作。首句“一官仍是假”表达诗人虽身为官员,但依旧怀揣淡薄名利的境界;次句“岂愿数离群”则体现出诗人面对别离时深沉的情感。随后诗人以“愁鬓看如雪”描绘其忧虑之情,以及“浮名认是云”的虚无观念。而后两句“暂辞南国隐,莫勒北山文”则暗示了诗人的隐逸志向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尾联“今后松溪月,还应梦见君”则写出了诗人对将来再度相聚的期盼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全诗感情真挚、气韵流畅,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与宽广的胸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假摄池州留别东溪隐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朱湾是唐朝的一位文人雅士,曾担任过御史等职。这首诗是在他离开东溪隐居时所作。
在唐玄宗至德年间,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时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引发“安史之乱”,使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纷纷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朱湾也是如此,他在东溪隐居期间,写下了许多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在这段时间里,朱湾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任御史,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被贬为池州刺史。然而,他在池州的日子里,并没有沉沦于个人得失,而是关心民生疾苦,关注国家的命运。这首《假摄池州留别东溪隐居》正是他在这段时期对故乡和隐居民生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