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亭
老木碧毵毵,幽亭著两三。
山飞不到地,空处遂为岩。
古塔开苍藓,清泉滴暮岚。
游人莫来此,渠正试春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树木郁郁葱葱,清幽的亭子稀稀疏疏。
山峰绵延不断,却触碰不到大地,空旷的地方自然形成了山岩。
古老的塔上覆盖着青苔,清澈的泉水滴落在傍晚的雾气中。
游客不要来到这个地方,因为这里的春天刚刚崭露头角。
去完善
释义
罗椅:南宋诗人。
1. 冷泉亭:位于今浙江杭州灵隐寺前,是古代诗人在游历过程中喜欢题咏的景点。
2. 碧毵毵:形容树木翠绿茂盛。碧,绿色;毵毵,形容枝叶繁茂的样子。
3. 幽亭:寂静凉快的亭子。幽,安静;亭,建筑名称。
4. 著两三:有二三个的意思。
5. 山飞不到地:这句话描绘了山峰陡峭,仿佛悬在空中,不易到达地面的景象。
6. 空处遂为岩:空处是指天空与地面之间的空隙,这里是说山岩形成之处。
7. 古塔:指古老的佛塔。
8. 苍藓:青苔。苍,深青色。
9. 清泉滴暮岚:这句描写的是傍晚时分,泉水从山涧滴落,水气氤氳的景象。
10. 暮岚:傍晚时分山间的水蒸气。暮,傍晚;岚,山林间的雾气。
11. 莫来此:不要来这里。
12. 渠:他,这里指代游人。
13. 试春衫:试穿春天的衣衫,寓意春天即将到来。
去完善
赏析
《冷泉亭》是宋代诗人罗椅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冷泉亭周围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清幽的自然画卷。
诗的开篇,“老木碧毵毵,幽亭著两三”,描述了冷泉亭周边的景色。挺拔的老树绿荫葱葱,宁静的凉亭坐落其间。这两句诗勾勒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紧接着,诗人通过“山飞不到地,空处遂为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体在空中飞翔,而空地则化为岩石,这种奇特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诗人又以“古塔开苍藓,清泉滴暮岚”来形容古塔周围的景色。古老的石塔被青苔覆盖,清澈的泉水从山中流出,滴落在暮色中的雾气中。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出生命的活力与宁静。
最后,诗人用“游人莫来此,渠正试春衫”来表达对游人的劝告。他希望游客不要打扰这片宁静的美景,让大自然得以保持其原始的风貌。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传达出他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椅的《冷泉亭》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其时中国正值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诗人生活在一个表面繁华而内在矛盾重重的时代,他亲眼目睹了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萧条。罗椅本人则是一位充满才情而又忧国忧民的士人,他曾投身官场,但因时局混乱,腐败严重而退出政治舞台,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罗椅可能正在游览杭州的西湖,他在冷泉亭上观看着眼前的景致,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