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更漏子

标题包含
更漏子
晚潮生,凉月细。 一抹远山无蒂。 收越棹,起吴樯。 人间何限忙。 石头城,西北角。 杳杳天低鹘落。 浑不似,此波光。 清歌催夕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晚潮升起,清凉的月光细致柔滑。 远处山峰如一抹黛青,连绵不绝。 收回越地的船桨,升起吴地的船帆。 人间忙碌不已,无穷无尽。 石头城的西北角落。 天空深远,鹘鸟盘旋降落。 完全不像这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清亮的歌声催促着夕阳的落下。
去完善
释义
1. 更漏子:词牌名。 2. 罗椅:南宋词人。 3. 晚潮生,凉月细:描写傍晚时分,海潮涌动,月亮在天空中显得清晰明亮。 4. 一抹远山无蒂:远处的山峰连绵不断,如同水墨画中的山峦一般。 5. 越棹:指从越地出发的船只。 6. 吴樯:指从吴地出发的船只。 7. 人间何限忙:描述人世间的各种繁忙景象。 8. 石头城:位于南京市西善桥的古代城市遗址,是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9. 杳杳:形容深远的样子。 10. 天低鹘落:天空高远,鹘鸟飞翔于天际之间。 11. 浑不似,此波光:这湖光的景色与之前的景象大不相同。 12. 清歌催夕阳:清澈的歌声伴随着夕阳一起落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黄昏画卷。
去完善
赏析
罗椅的这首《更漏子》表达了一种清丽、深远而略带哀愁的意境。词中首先描绘了夜晚江潮涌动、月光柔和的美景,紧接着以“一抹远山无蒂”展示了远方的宁静和无尽的广阔。然后词人转写实景,笔锋触及“收越棹,起吴樯”的社会景象,暗示人们在忙碌的世界里,或许早已忽略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接下来的“石头城,西北角。杳杳天低鹘落。”则用强烈的视觉对比展现了天地之间的浩渺与无限。其中“石头城”指的是南京,而“西北角”即指临近长江流域的地方,这里既体现了地点的转换,又表现出在广阔无垠的天际下,那座城市的渺小。同时,这里还暗含了词人对城市喧嚣与纷扰的感慨,以及对自己置身其中的无奈。 最后,“浑不似,此波光。清歌催夕阳。”则是对全词情感的升华。波光粼粼的江水,伴随着夕阳西下,原本绚丽的景色在此刻显得异常安静,令人陶醉。“清歌催夕阳”更是一个精妙的比喻,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叹。这种情感就像那轻柔的歌声,随着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夜晚,同时也传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椅的《更漏子》是南宋时期的一首词。此时南宋正处于南宋后期,金兵不断侵扰,家国沦陷,民生凋敝。罗椅生活在这个时期,一方面体验到战乱的离乱之苦,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人民的坚韧不屈。 罗椅是一位富有才情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起伏。在战乱时期,他曾因避难而四处漂泊,生活困苦。但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仍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创作出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他的作品中,既表达了对于家园、亲人的思念之情,又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 《更漏子》这首词,正是罗椅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词中通过对更漏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期盼。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背景下人们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罗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