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欧振仲见贽韵

标题包含
次欧振仲见贽韵
紫兰賸有无离骚,梅花不见见水曹。 眇焉何许是人物,枉子秣马行林皋。 古人相逢未易得,紫燕西飞东伯劳。 吟余切莫谈时事,正搅春思分二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紫色的兰花似乎仍在枝头摇曳,但屈原的身影却已远去;梅花的香气弥漫四周,却不见那位清雅的水曹郎。有谁能在茫茫众生中找寻到那独特的身影?只恨我未曾骑马探访那些山林水泽。古人在此相逢是多么难能可贵,燕子飞往西方,而伯劳鸟却在东方悲鸣。在诗歌朗诵之后,我们不要谈论时事,因为这正是扰乱春思的时刻,我们的头发已经花白。
去完善
释义
1. 紫兰賸有无离骚:"紫兰"是一种紫色的兰花,这里用作借代,暗指诗人自己的作品。"剩有无"是指作品的存世情况,即有的已经失传,有的还保留着。"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这里用来表示诗人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屈原的影响。 2. 梅花不见见水曹:"梅花"是中国传统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水曹"是古代官职的名称,这里指的是从事水利工作的官员。这句诗的意思是,尽管品质高尚,但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 3. 眇焉何许是人物:"眇焉"形容视野模糊,看不清楚。"何许是人物"是反问句,意思是哪里才能找到真正的人才呢? 4. 枉子秣马行林皋:"枉子"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这里泛指有才华的人。"秣马"是将马喂饱,准备远行。"林皋"是山林和水边的高地,这里指隐居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些有才华的人在寻找隐居的地方,准备远离世俗。 5. 古人相逢未易得:与古人的精神相遇并不容易,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精神的敬仰和追求。 6. 紫燕西飞东伯劳:"紫燕"是燕子的别称,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伯劳"是一种鸟,这里用来比喻夏天的到来。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和夏天交替之际,燕子从西方飞来,伯劳从东方飞来。 7. 吟余切莫谈时事:在吟诗之后,不要谈论时事,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诗歌的热爱。 8. 正搅春思分二毛:"春思"是对春天的思念之情。"二毛"是头发斑白的形象,这里用来比喻老年。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思念之情正在扰乱我的心绪,使我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老年的来临。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紫兰賸有无离骚,梅花不见见水曹。 此联以“紫兰”与“梅花”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起笔,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愫和对事物的独到看法。“紫兰”一词取自《离骚》中的诗句,意为芳香的花卉;而“梅花”则为春天的象征。诗人用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世事变幻的感慨。 颔联:眇焉何许是人物,枉子秣马行林皋。 此联通过对“人物”和“秣马”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忧虑。“眇焉何许是人物”意味着在茫茫人海中,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实在难寻;而“枉子秣马行林皋”则暗示了诗人虽有远大抱负,却无奈现实环境所限,难以施展才华。 颈联:古人相逢未易得,紫燕西飞东伯劳。 此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古人相逢未易得”意味着要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并不容易,应珍惜每一次相遇;而“紫燕西飞东伯劳”则以燕子和伯劳鸟的分别作为喻,形象地传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世的沧桑。 尾联:吟余切莫谈时事,正搅春思分二毛。 此联是对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心境的描述。诗人告诫自己在创作之余,不要过于关注时事,以免扰乱内心的宁静。同时,通过“春思”和“二毛”的表达,透露了诗人对年华消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欧振仲见贽韵》是宋朝诗人罗椅所作。罗椅,字子远,自号涧上丈人,宜州金城(今广西宜州市)人。生于北宋末期,年少时即有才名,后曾任宜州教授、国子监直讲等职。他博学多才,擅诗赋,亦工书法。晚年寓居浙江湖州,与陆游、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交往甚密。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罗椅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当时,北方的西夏不断侵扰边境,宋室朝廷为了巩固国防,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但收效甚微。因此,朝政日益腐败,民众生活困苦。罗椅作为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现状深感忧虑,但他又无力改变现实。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抒发内心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 罗椅所处的时代,正值宋徽宗赵佶统治时期。赵佶在位期间,沉湎于书画、园林等艺术领域,对朝政疏于管理,导致朝政腐化堕落,国家陷入危机。然而,赵佶在艺术方面却颇有造诣,他的花鸟画、瘦金体书法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突出,但同时政治上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最终导致了靖康之难的爆发,北宋灭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