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女哀词三章 其二
秋风萧飒兮白露晞,五十年闺闼兮宁识马嘶。
衔辔迫人兮魂为之飞,归来一空兮不死何为。
谁为此祸兮使汝当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凉爽的秋风轻轻吹过,白露刚刚消散;五十年来一直在深闺中,岂能识得马匹的嘶鸣?马勒缰绳催人泪下,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回到故乡却物是人非,长久存活有何意义?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让你承受如此痛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孙氏女哀词三章”是三首悼念女性的诗的标题,第二首是其中之一。
2. “罗椅”是这首诗的作者。
3. “萧飒”形容风声吹过,此处用来形容秋天的风。
4. “白露”是指秋天露水多的日子。
5. “晞”表示晒干、消失。
6. “五十年闺闼”指女性深居简出,五十年来没有出过家门。
7. “宁识马嘶”表示在家中不可能听到马蹄声。
8. “衔辔”指的是马的缰绳,这里用来代指骑马的人。
9. “迫人”表示骑马的人靠近。
10. “之”在此处作为助词,无实意。
11. “何为”就是为什么的意思,问为什么要遭遇这样的祸患。
12. “此祸”指的是诗中提到的战祸或类似的灾难。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秋风、白露营造出悲伤的氛围,开篇两句即表现出深切的哀悼之情。“五十年闺闼兮宁识马嘶”暗示出孙氏女一生的幽居寂寥。接着的“衔辔迫人兮魂为之飞”和“归来一空兮不死何为”两句则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孙氏女生命的消逝的痛惜与无奈。最后两句“谁为此祸兮使汝当之”更是将矛头直指造成这场悲剧的人,表达了对不公正命运的愤怒。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蕴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孙氏女哀词三章 其二》是南宋诗人罗椅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和内部腐败,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罗椅作为一位爱国文人,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生活。在这个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哀词,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不幸的深深同情。
在这一时期,罗椅的人生际遇也颇不平静。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但由于不愿趋附权贵,多次被贬谪。他的正直性格使他在官场上备受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关心民生疾苦。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孙氏女的遭遇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创作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哀词。
罗椅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椅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他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用自己的笔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同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孙氏女的悼念,更是对那个时代的控诉和对民生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