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虞神歌

标题包含
虞神歌
驾玉龙。设初虞祭终。前旌举,天回洛水,路转崧峰。瞻寥廓,烟霏冲融。窅无踪。震地鼓吹悲雄。谁何羽卫重。拂云旗帜眩青红。来渐东。清尘洒道,修职百神恭。回首苍茫醅雾雨吹风。掩泉宫。□□□□□□□□□寰畿入,山川改容。鼓钟临近次,千官望拜,涕泪衡从。人如堵,晨光葱茏。阙穹隆。驰道禁水相通。当年游幸空。皇仪事毕泣重瞳。哀未穷。巍巍馀烈,辉映简编中。亿万斯年,覆载同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祖禹(976年-1030年),字淳甫,又字梦得,成都府双流县(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 范祖禹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历任著作佐郎、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驾驶玉龙车。开始第一次虞祭。前行队伍的旗帜高高举起,天色正好,位于洛水之畔,道路曲折环绕在嵩山之峰。眺望广阔无边的天空,烟雾弥漫飘散。彻底消失踪迹。震撼大地的鼓声雄壮悲凉。是谁带着众多的士兵?飘扬的旗帜如青云般夺目,变化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我们正朝着东方前进。清扫路面尘土,所有的神灵都在恭敬地履行职责。回头望去,天地间雾气涌动,风吹起雨滴。那座掩埋在泉水中的宫殿。我没有其他要说的了。整个京城都被震撼,连山川都改变了容貌。钟声越来越近,众多官员等待着叩拜,泪流满面。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晨光在人群中穿梭。远远看去,那高大的建筑群如同苍穹一般矗立。皇帝的车队穿越城市,经过皇宫前的水沟和禁街,所有的一切都是相通的。当年的皇帝巡游已成过去,皇帝威严的仪式结束后,人们悲痛不已。那种悲伤无法用言语形容。那伟大的余韵,仍在史册中闪耀。亿万年后的今天,天地间的万物仍然共存,同享盛世的喜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龙:古代皇帝的车驾。 2. 初虞祭:虞祭是祭祀名臣的仪式。 3. 前旌:指皇帝的仪仗。 4. 天回洛水:洛水是古代洛阳附近的一条河。 5. 路转崧峰:嵩山是位于河南省的一座山。 6. 瞻寥廓:形容眺望远方。 7. 烟霏冲融: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8. 窅无踪:形容看不见踪影。 9. 震地鼓吹:形容鼓声震动大地。 10. 悲雄:形容音乐悲壮美。 11. 羽卫:护卫皇帝的人员。 12. 拂云旗帜:形容旗帜高耸入云。 13. 清尘洒道:形容道路清洁。 14. 修职百神:指百神各司其职。 15. 苍茫:形容辽阔无边的样子。 16. 醅雾:形容像酿酒一样的雾气。 17. 衡从:随从人员。 18. 人如堵:形容人群拥挤。 19. 晨光葱茏:形容早晨的阳光明亮。 20. 阙穹隆:形容宫殿的宏伟。 21. 驰道禁水:古代的皇家道路和水源。 22. 皇仪:皇帝的仪态。 23. 重瞳:指皇帝的眼睛。 24. 覆载同功:形容天地养育万物之功。
去完善
赏析
《虞神歌》描绘了皇帝祭祀时的庄重场景和众神迎驾的壮观景象。诗歌通过描述祭奠的庄严肃穆、百神迎驾的热闹气氛以及皇帝哭泣的神态动作等,展现了对古代祭礼及皇帝的敬畏之情。诗人运用大量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深沉的意境和深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神歌》是宋代诗人范祖禹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范祖禹作为宋代著名文人,他的诗作广泛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在创作《虞神歌》时,范祖禹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曾担任过多个职务,但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而被贬谪。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生活的艰辛。然而,他并没有被命运击垮,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纷纷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忧国忧民之情。范祖禹也不例外,他在《虞神歌》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他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美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